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2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钛板?融合器固定系统与插片式融合器对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共招募195例成年颈椎病患者,其中98例采用钛板?融合器系统(P组),97例采用插片式融合器(S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估。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并通过X线片进行比较,包括C2?C7 Cobb角、颈椎弓深与邻近椎间隙高度(头端与尾端),评估邻近节段骨化(adjacent level ossification development,ALOD)与吞咽困难等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C2?C7 Cobb角与颈椎弓深值均大于术前(P < 0.05)。P组患者的尾端椎间隙高度小于术前(P < 0.05)。S组中有吞咽困难或ALOD的患者比例比P组低(P < 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与NDI均有所改善,但恢复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组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均令人满意,两种内固定对颈椎矢状序列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变化程度并无差异。钛板?融合器系统更易使手术节段头端邻近节段出现骨化,插片式融合器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吞咽困难和ALO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徒手牵引侧卧位与仰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侧卧位组(31例)和仰卧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转子顶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与仰卧位组相比,侧卧位组大转子顶端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徒手牵引侧卧位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如何更合理地安放髋臼假体的前倾角。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2例,均伴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试验组男25例,女36例;年龄中位数67.0岁;病程中位数46.0个月;术中根据骨盆前平面支架,按不同类型,设置安装髋臼前倾角的功能性骨盆平面。对照组男27例,女34例;年龄中位数67.0岁;病程中位数42.0个月;对照组以传统的方法设定前倾角。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3个月内感染脱位发生,记录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测量术后3个月患者站立位功能性前倾角。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8,0.381);术后3个月内两组均无感染;对照组1例髋关节脱位,试验组无脱位。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骨盆站立位X线片示:髋臼假体功能性前倾角在安全区外的患者数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少(P=0.048);并且试验组在15°~20°范围内更集中(P<0.001)。。结论:伴有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根据术前对患者的评估分类,可以借助骨盆前平面参考支架,获得更佳的髋臼假体功能性前倾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内固定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评估骨质疏松危险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及EQ-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8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EQ-5D评分、EQ-VAS评分和OSTA指数分别为(1.76±2.09)分、(12.24±13.77)分、(0.79±0.09)分、(78.92±12.83)分和0.93±2.84。骨质疏松低风险63例,中风险23例,高风险1例。病种、OSTA指数与内固定术后VAS、ODI、EQ-5D、EQ-VA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45例行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年龄与VAS、ODI和EQ-5D评分相关(rs=0.380、0.447和-0.506,P<0.05或P<0.01),体重与ODI评分相关(rs=0.295,P<0.05),OSTA指数与ODI、EQ-5D评分相关(rs=-0.484、0.632,P<0.01);而42例未行椎间融合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与手术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随着年龄、体重以及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增高,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短期临床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引流管夹闭4h和不夹闭对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TKA患者60例均分为A、B两组。A组术后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B组术后不夹闭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24‐h引流量较B组少[(512.4±253.5)mlvs.(873.4±301.5)ml](P<0.05);A组术后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比例低于B组(46.7%vs.90.0%)(P<0.05)。在未输血的患者中,A组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值低于B组[(15.5±7.2)g/Lvs.(21.8±10.3)g/L](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红肿、发热及康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术后夹闭引流管4h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及功能恢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咯利普兰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咯利普兰10 μmol/L组(A组)和对照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分化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unx2和骨钙素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ALP活性及Runx2、骨钙素表达均增加(P<0.01或P<0.05),钙结节形成更加明显.结论 咯利普兰能提高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31-143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成人髋关节重建中最常见的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痛苦,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维持髋关节稳定。术后效果与外科手术技术、生物材料和假体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人工假体按材料分为金属对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陶瓷对陶瓷和金属对金属几种[2]。相比于其他材料,陶瓷对陶瓷假体在临床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3],其硬度高、抗磨损力强、磨损产物少、润滑性好,有着更好的活动性能和生物惰性,但因陶瓷的脆  相似文献   
8.
随着DM患病率升高,外科手术患者中DM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占10%~20%[1-2]。手术、心理紧张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非DM患者出现围手术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3-4]。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在普通外科患者中占20%~40%,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约占75%,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约占80%[5-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膝降动脉髌下支为蒂胫骨骨瓣修复股骨远端骨不连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膝降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同时,以膝降动脉髌下支为蒂胫骨骨筋膜瓣修复6例股骨远端骨不连病例,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膝降动脉多数起自股动脉,始于收肌结节上方(10.5 ± 1.1)cm,主干长度为(1.5 ± 0.5)cm,沿途发出隐支和关节支?关节支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方(5.9 ± 1.0)cm处分出骨膜支,终支移行为髌下支?髌下支起始处外径为(1.3 ± 0.4)mm,血管主干长(11.6 ± 1.6)cm?6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2.8 ± 1.5)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20.3 ± 1.8)周?患肢局部无疼痛及异常活动,负重和行走功能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膝降动脉髌下支为蒂胫骨骨瓣修复股骨远端骨不连具有解剖学基础,并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Schwab Ⅳ级截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术后7 d及术后24个月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69~256 (227±18) min;术中出血量850~1 450(980±1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7 d及24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24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断裂及松动,患者截骨界面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