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3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裸小鼠不仅对研究人体肿瘤细胞的肿瘤发生发展,而且对研究肿瘤细胞与宿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均可提供有价值的模型.人体恶性肿瘤在裸小鼠体内能否生长,生长后能否发生侵袭和转移,除了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外,肿瘤移植部位的环境因素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也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进一步观察和验证移植途径对肿瘤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对Wistar大鼠的免疫毒性作用。方法:SPF级Wistar大鼠112只分为4组:溶媒组(给予溶媒5 ml/kg)、低剂量组(给予人UCMSC 1×107个/kg)、高剂量组(给予人UCMSC 5×107个/kg)和对照组(给予大鼠UCMSC 1×107个/kg)。每组28只大鼠,雌雄各14只。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2周1次,共注射4次。给UCMSC后每周进行受体鼠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末次注射UCMSC后1、13周检测血IgG、IgM含量,CD3+、CD4+、CD8+T细胞数量,并对大鼠淋巴结、胸腺、脾脏进行脏器系数计算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予UCMSC后,各组大鼠的GVHD评分值均为0。末次给予UCMSC后1周,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IgG[(0.65±0.12)、(0.63±0.14)g/L]和IgM含量[(0.06±0.01)、(0.06±0.01)g/L]明显高于溶媒组雄性大鼠[(0.41±0.17)g/L、(0.04±0.01)g/L,P<0.01或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IgM含量[(0.05±0.01)g/L]明显高于溶媒组雄性大鼠[(0.03±0.01)g/L,P<0.01];对照组雌性、雄性大鼠IgM[(0.06±0.02)、(0.05±0.02)g/L]也明显高于溶媒组(P<0.01或P<0.05)。末次给予UCMSC后13周,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IgG、IgM与溶媒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给予UCMSC后1周,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分别为(0.274±0.016)%、(0.294±0.019)%]明显高于溶媒组[(0.232±0.012)%,P<0.01];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脾脏系数[(0.242±0.027)%]明显高于溶媒组[(0.202±0.012)%,P<0.01];对照组雌、雄性大鼠脾脏系数[分别为(0.261±0.019)%、(0.236±0.014)%]也明显高于溶媒组(P<0.05或P<0.01)。末次给予UCMSC后13周各组大鼠的脾脏和胸腺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组大鼠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可引起正常Wistar大鼠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脾脏系数的升高,该作用具有一过性和可逆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肺炎是COVID-19的主要症状,研究发现将近20%的COVID-19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几乎所有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成为COVID-19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COVID-19与凝血功能关系的探讨,对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从凝血异常机制的角度对COVID-19与凝血异常进行综述,并结合中医血瘀理论进行分析,为中药用于新冠防治提供科学证据并对COVID-19凝血异常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有7种,其中Beta冠状病毒属(beta coronavirus)有5种。人冠状病毒OC43(human coronavirus OC43,HCoV-OC43)、人冠状病毒HKU1(human coronavirus HKU1,HCoV-HKU1)感染呈现季节性特征,症状轻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后迅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威胁。核酸检测是鉴别、诊断和排查病毒感染患者的关键检测方法之一,但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病毒具有传染性,需要探索一种快速反应病毒复制能力的检测方法作为补充。研究证实Beta属冠...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医学与药学等诸多领域发展的支撑学科,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水平,不但关系到实验动物行业规范发展,还影响到生物医药等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甚至涉及生物安全与社会文明,因此对从业人员培养与资格的认定体系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调研了欧洲、美国、日本和我国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养现状,包括从业人员标准、分类、等级、培训内容及水平评价现状等,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外实验动物技术人员和医师培养体系较为成熟,国内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有待建立,国际普遍缺乏实验动物研究人员培养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建立适合实验动物研究人员自我发展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3D回旋仪模拟微重力效应探究对小鼠骨骼和心脏的影响。方法:25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5组(n=3~5):地面对照组(GC组),3周处理对照组(TC3组),3周模拟微重力组(SM3组),6周处理对照组(TC6组),6周模拟微重力组(SM6组)。使用Micro-CT检测小鼠左股骨参数变化。采用超声方法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与GC组相比,TC3组、SM3组、TC6和SM6组小鼠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显著增加(P<0.05)。骨小梁数量和皮质骨壁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3D回旋仪处理3周后,与小鼠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相比,其他参数没有变化。而在第6周,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左心室内径变小,左心室质量变轻。结论:3D回旋仪模拟微重力效应会导致小鼠骨质流失,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且具有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 CD4, CD8, CD4/CD8, IL-2, 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 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 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 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 IgG, 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 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细胞及分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研究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基于国内外部分实验动物数据库和文献,收集整理世界上现有的200多种共计26 000多个品系的实验动物数据,建立关系型检索数据库,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全的实验动物品系数据库。方法构建基于My SQL数据库软件的中小型数据库,建立检索界面、录入界面和数据库接口。结果本文建立了实验动物品系数据库,已经收录小鼠品系数据21 596条;大鼠品系数据2062条;猴品系数据13条;地鼠品系数据2条;犬品系数据5条;兔品系数据5条。以后会逐步完善数据,实现实验动物品系数据库的定期更新。讨论该数据库的建立方便我国科研人员查阅和使用国内外实验动物品系资源,为引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实验动物品系资源提供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