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齐墩果酸组。齐墩果酸组以300 mg/kg齐墩果酸豆油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豆油灌胃,共2 d。末次灌胃给药后,模型组和齐墩果酸组按3 m L/kg剂量皮下注射CCl4原液,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小鼠,摘取肝脏,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的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改变。结果齐墩果酸能显著升高CCl4引起的SOD降低(P<0.05),降低CCl4导致的MDA的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组肝脏的脏器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减轻了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齐墩果酸对CCl4所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进学|黄涛|马洪波|杨楠木|丁月超|余伟|韩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2):119-12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2例,右半肝切除+胆总管取栓3例,肝段切除+胆总管取栓4例,左半肝及肝门部胆管切除+胆肠吻合1例,肝中叶切除+胆总管取栓+门静脉取栓1例,扩大左半肝+左肝管取栓1例,右半肝切除+右肝管切除取栓1例,肝Ⅴ,Ⅵ段切除+断面取栓术1例,胆总管取栓2例。术后发生胆瘘1例,持续引流34d后拔出引流管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均得到随访,平均生存时间23.6(4~63)个月,现存活6例,最长的存活时间为5年余。
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患者明确诊断后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
目的 以山楂、刺玫果、酸浆的复方制剂为研究对象,进行总黄酮提取,研究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来评价复合物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复合物中总黄酮含量为0.204 mg/g;并且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 山楂、刺玫果、酸浆复合物中的总黄酮对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2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球蛋白(GGT)]与病理分级分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厌油,腹胀,鼻/牙龈出血及肝掌,蜘蛛痣,脾静脉增宽,胆囊炎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密切相关;TBil,ALT,GGT上升及Alb,A/G比值,PTA下降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加重有关。6项指标中,轻度慢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为63.8%-79.0% ,其次为重度慢性肝炎,为40.0%-62.5%,符合率最低的是中度慢性肝炎,为10.0%-28.2%。结论:临床诊断时要高度重视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可适当放宽临床分度中有关中度异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不同发育期知了的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为人们选择适合的知了虫体提供依据.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直接干燥法;蛋白质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碳水化合物测定采用斐林氏滴定法;维生素C测定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维生素B1、B2测定采用比色法;矿物质元素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法.结果 知了猴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以及钠、钙、钾、镁、铁的含量较高;白知了的脂肪、维生素B1以及锌、铜、锰的含量较高;黑知了的维生素B2的含量较高.结论 三种不同发育期的知了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的动物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红薯枸杞保健软糖.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与感官评价实验获得色泽、口感最佳的保健软糖,并通过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测定软糖的水分、还原糖、铅含量以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结果 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价得出的最佳配方为红薯与枸杞比为7:3、砂糖与饴糖比为1:1、凝胶剂用量为3%、柠檬汁用量为4%、烘干温度为45℃.该保健软糖水分含量为18%,还原糖含量为21%,铅含量为15.5 μg/kg,细菌总数为33 CFU/g,大肠菌群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霉菌未检出.结论 该红薯枸杞保健软糖的最优制作配方,水分、还原糖含量适宜,铅、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普及大学生营养知识,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医药学院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态度不是十分理想,女生要好于男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还不够理想,饮食行为还不够科学,需要改进。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储备和推广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和营养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超重/肥胖的相关生活饮食因素。方法对200名学生进行饮食习惯问卷调查,采用脂肪测定仪HBF-358测定体脂肪含量,并以身体脂肪率>20%为判断超重/肥胖的标准。应用SPSS18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女生分别为42.3%和44.6%,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检验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影响超重/肥胖因素男生是有饱腹感后继续吃东西,而女生则是情绪不好时食欲变大。结论大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即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给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33例,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DC-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1.8%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91.2%,对照组为81.8%,治疗组的1年复发率为8.8%,对照组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DC-CIK细胞治疗常见的副反应为发热、寒颤,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黑枣姜汁保健软糖.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与感官评价实验获得色泽、口感最佳的软糖,并通过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测定软糖的水分、还原糖、铅含量以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结果 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价得出的最佳配方为黑枣与姜汁比为7:3、砂糖与饴糖比为1:1、凝胶剂用量为3%、柠檬汁用量为1%、烘干温度为48 ℃.该保健软糖水分含量17%,还原糖含量20 g/100 g,铅含量9.25 μg/kg,细菌总数为37 CFU/g,大肠菌群3.6 MPN/g,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未检出.结论 该黑枣姜汁保健软糖的最优制作配方,水分、还原糖含量适宜,铅、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