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140例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肌电图、生活质量评分(QOL)、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TFGS)改善情况,并根据House-Braek-mann(H-B)分级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级别。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1潜伏期及CMAP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R1潜伏期(9.52±1.55)ms、CMAP(1.45±0.31)m V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39±1.93)ms、CMAP(1.12±0.29)m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及TFG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QOL评分及TFGS评分(88.39±8.12)分、(89.43±9.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2.19±7.99)分、(83.13±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炎时,改善肌电图变化,临床疗效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治疗疗程缩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SCC)的卵圆形、条形病灶,可伴有双侧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病变~([1,2]),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消失。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因主要包括感染、代谢紊乱、高原性脑水肿、癫痫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减退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大脑的功能状态,SIRT1的激活是白藜芦醇发挥作用的关键。该文对白藜芦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改善突触可塑性、增加脑血流量及自噬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2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与早期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大脑半球部位脑卒中患者33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急性重症组(GCS≤8分15例)和非重症组(GCS﹥8分18例)。所有患者发病5d内进行Hoher连续记录。[结果]动态监测发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60ms、总频谱(TF)≤1500ms/Hz、高频谱(HF)≤600ms/Hz、低频谱(LF)≤1000ms/Hz是预测预后的界限值;上述指标低于界限值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高于界限值则提示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预后良好,其动态变化早于传统的GCS。[结论]监测HRV不仅可以反映植物神经平衡破坏情况,而且可以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以降低SAP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将其分为SAP组(69例)和非SAP组(311例),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收集的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SAP的发生率为18.15%(69/380);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年龄≥65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都是SAP发生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由高到低排序: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年龄≥65岁、卧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急性脑卒中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AP的发生有很多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控制及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正确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患S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8例进行调查,记录就诊时间、到院方式、病情轻重等,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 528例患者中,仅3.03%的患者在发病时间<2 h到达医院就诊,14.20%的患者在发病2~6 h到达医院就诊,到院方式、职业类型、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居住地点、对脑卒中的认识程度和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关(P<0.05),首发症状以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以及≥3个症状的患者就诊时间较短(P<0.05).结论公众对脑卒中认识低,脑卒中院前延误治疗严重,应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由一些大脑神经元同时短暂爆发的异常电活动所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这种局灶性电活动可波及全脑,该异常电活动明显影响到癫痫患者的认知加工及行为过程 [1].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判断力及社会行为等功能受损.认知功能的受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癫痫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因素.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0%~40%,近几年对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给予更多研究,对于癫痫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64排CT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的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和CTA检查大脑中动脉,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比较其对大脑中动脉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TCD与CTA对诊断Ml段狭窄无显著性,对于诊断M2段狭窄具有显著性。结论 CTA诊断M2段狡窄优于TC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酸药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的影响,及抑酸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350例,年龄大于18岁,均经头颅MR检查明确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入院,且入院前无发热、咳痰等肺部感染临床症状,血白细胞无明显升高或降低,肺部影像学无新发改变,且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表现;根据入院后是否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抑酸药,将其分为使用抑酸药组及非使用抑酸药组,均衡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冠心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肺部疾病、高血压、慢性胃部疾病史等组间因素后,分析有无抑酸药物使用对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的影响,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抑酸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 350例患者平均年龄72.3岁,其中男性210例占60%,女性140例占40%;抑酸药组男性92例,女性68例,占45.7%,平均年龄73.5岁;非抑酸药组男性118例,女性72例,占54.3%,平均年龄71.2岁;35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94例,总的肺部感染率为26.8%,其中男性67例占71.3%,女性27例占28.7%;使用抑酸药组发生肺部感染56例,感染率35.0%,非抑酸药组肺部感染38例,感染率20.0%,两组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意识障碍患者中有63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意识障碍总人数的66.3%;吞咽困难无意识障碍患者中有2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吞咽困难总人数的44.5%;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共81例,发生率为23.1%,其中抑酸药组29例,非抑酸药组52例,两组间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共53例有慢性胃部疾病史,其中抑酸药组25例,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非抑酸药组28例,有13例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性使用抑酸药会明显增加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使用抑酸药组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提示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后再确定是否预防性使用抑酸药,方可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