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桡骨头的桡骨颈节段性截骨治疗创伤后上尺桡关节骨性融合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采用保留桡骨头的桡骨颈节段性截骨术治疗的创伤性上尺桡关节骨性融合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为(35±11)岁(19~60岁)。患肢均为右侧。评价术前与随访时患肢前臂旋转活动度、肘和腕关节疼痛程度、握力以及尺骨变异程度和截骨处异位骨化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随访(4±0.4)个月(2~6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前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43±14)°(15°~51°)和(120±31)°(11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握力分别为(25.5±10.3)kg(21.2~28.6 kg)和(26.3±11.1)kg(21.7~28.4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尺骨变异分别为(-0.13±0.04)mm(-0.15^-0.07 mm)和(-0.12±0.09)mm(-0.14^-0.0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肘关节与腕关节未见疼痛,术后未见截骨处异位骨化形成。结论应用保留桡骨头的桡骨颈节段性截骨治疗创伤后上尺桡关节骨性融合,方法简单,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外源性目的基因的良好靶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活性。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骨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3/06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20)g。干预: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GDNF感染体外培养的BMSCs.并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培养。免疫荧光化学的方法检测BMSCs中的GDNF的表达,提取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GDNF基因.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培养上清中的GDNF含量,并通过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培养观测GDNF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RT-PCR。②免疫荧光结果。③GDNF的体外活性。次要结局:①BMSCs的培养与鉴定。②ELISA检测蛋白表达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显示Adv-GDNF感染BMSCs 48h后即有GDNF的表达.体外培养的BMSCs经Adv-GDNF转染后有GDNF的转录.其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分析.在感染24h岳即有GDNF的表达.并可持续5~7d的高峰Adv—GDNF感染的BMSCs的培养液上清可以促进脊髓背根神经节大量轴突的生长。结论:Adv—GDNF基因可以在BMSCs中稳定、高效表达.其表达的GDNF具有促进轴突生长的活性,为GDNF基冈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MIIGX3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MIIGX3(minimally-invasive injectable graft X3)对椎弓根螺钉固定骨质疏松椎体的强化作用.在2组(A、B组)女性骨质疏松尸体椎骨的一侧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作对照(对照侧),另一侧注入MIIGX3后再置入螺钉作强化固定(强化侧).A组于置入椎弓根螺钉30 min后行拔出实验,B组于置入椎弓根螺钉24 h后行拔出实验,各测得一组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结果表明:A组F-max对照侧和强化侧为587.43±29.97 N及963.14±48.25 N,B组F-max对照侧和强化侧为604.29±16.38 N及1135.43±64.60 N;强化侧和对照侧比较,2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MIIGX3能够加强椎弓根螺钉对骨质疏松椎体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导的NT-3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NT-3基因在培养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方法:在293细胞中培养扩增NT-3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vector for NT-3,Ad-NT-3),测定病毒滴度,然后用Ad-NT-3感染传代培养的MSCs,RT-PCR技术检测NT-3基因的表达.结果:Ad-NT-3扩增后获得了较高滴度的病毒,MSCs经Ad-NT-3感染后有NT-3 mRNA的转录.结论:腺病毒介导的NT-3基因可转入培养的MSCs并高效表达,为NT-3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骨科手术中的导航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协助外科医师定位手术区域, 识别目标骨, 规划内固定策略, 术中引导内固定置入点和方向, 甚至自动执行内固定操作, 该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减轻手术创伤和提高精确度的能力和潜力已经得到了证明。然而, 与导航技术在关节置换、骨肿瘤和脊柱手术中的广泛使用相比, 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介绍导航设备的技术原理, 概述目前导航系统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当前导航系统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6.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周期抗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旨在从周期抗屈试验方面证实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化作用.方法 在一组Ⅰ级和Ⅱ级骨质疏松椎骨的一侧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作为对照,另一侧填入磷酸钙骨水泥后再置入椎弓根螺钉作强化固定,12h后进行周期抗屈试验.然后用磷酸钙骨水泥固定松动后的椎弓根螺钉并进行周期抗屈试验.在另一组Ⅲ级和Ⅳ级骨质疏松椎骨上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结果 第一组椎骨对照侧的螺钉松动率为91.3%,强化侧为33.3%,两侧螺钉均松动椎骨的最大负荷中位数分别为75N和162.5N,两侧均未松动的9号椎体中,对照侧的螺钉位移1.942mm,强化侧仅为0.403mm,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螺钉松动后重新固定,两侧的松动率均为41.7%,两侧螺钉均松动椎骨的最大负荷中位数分别为150N和175N,两侧均未松动的9号椎体中,螺钉位移均为0.411mm,与对照侧初始固定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第二组椎骨对照侧和强化侧的松动率均为100%.结论 磷酸钙骨水泥能强化椎弓根螺钉在Ⅰ级和Ⅱ级骨质疏松椎骨上的周期抗屈能力,但在Ⅲ级和Ⅳ级骨质疏松椎骨上无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STG-2000多功能创伤治疗仪是通过旋转干扰电场产生的内生电流发挥作用,评价其对骨折愈合和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选择2002-05/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和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骨折组患者60例,平均50岁。股骨骨折15例,胫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15例,尺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4例,尺桡骨双骨折8例。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组患者60例,平均46岁。腰肌劳损15例,腱鞘炎15例,肩周炎15例,距小腿关节(踝关节)扭伤15例。②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采用STG-2000多功能创伤治疗仪(南京赛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治疗,电极选用4×25cm2,放置于骨折部位附近,差频1~50Hz,2次/d,每次感到阈10min,耐受限30min,10次为1个疗程,一共4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③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采用治疗仪治疗,电极选用4×25cm2,放置于病灶部位附近,差频疼痛剧烈时,固定差频100Hz,感到阈下10min,好转后,旋转差频1~120Hz,感觉阈5~10min,运动阈下10min,2次/d,10次为1个疗程,一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④骨折愈合时间根据X射线结果评定;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疗效根据症状及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率来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折患者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0±0.8),(6.0±0.8)周,t=2.781,P<0.05]。②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腰肌劳损患者治愈显效率为93.3%(13/15),腱鞘炎患者治愈显效率为66.6%(10/15);肩周炎和距小腿关节扭伤患者治愈显效率分别为66.7%(10/15),80.0%(12/15)。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①治疗仪能明显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②有效的改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范围,并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STG-2000多功能创伤治疗仪是通过旋转干扰电场产生的内生电流发挥作用,评价其对骨折愈合和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①选择2002—05/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和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骨折组患者60例,平均50岁。股骨骨折15例,胫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15例,尺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4例,尺桡骨双骨折8例。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组患者60例,平均46岁。腰肌劳损15例,腱鞘炎15例,肩周炎15例,距小腿关节(踝关节)扭伤15例。②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采用STG-2000多功能创伤治疗仪(南京赛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治疗,电极选用4x25em2,放置于骨折部位附近,差濒1~50Hz,2次/d,每次感到阔10min,耐受限30min,10次为1个疗程,一共4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③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采用治疗仪治疗,电极选用4x25em。,放置于病灶部位附近,差频疼痛剧烈时,固定差频100Hz,感到阔下10min,好转后,旋转差频1-120Hz,感觉阈5,10min,运动阈下10min,2次/d,10次为1个疗程,一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④骨折愈合时间根据X射线结果评定;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疗效根据症状及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率来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④骨折患者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0&;#177;0.8),(6.0&;#177;0.8)周,t=2.781,P〈0.05]。②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腰肌劳损患者治愈显效率为93.3%(13/15),腱鞘炎患者治愈显效率为66.6%(10/15);肩周炎和距小腿关节扭伤患者治愈显效率分别为66.7%(10/15),80.0%(12/15)。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①治疗仪能明显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②有效的改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范围,并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增压超长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肋间动脉增压超长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3~59岁,平均45.8岁。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为7~25 d,平均12.3 d。致伤原因:机器绞伤2例,交通事故伤2例,机器挤压伤1例。创面位于上肢前侧3例、后侧1例,小腿后侧1例。创面范围为26 cm×8 cm~38 cm×10 cm。背阔肌皮瓣切取范围为36 cm×6 cm~43 cm×7 cm,肌瓣切取范围为36 cm×10 cm~43 cm×15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例背阔肌皮瓣远端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4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9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排汗功能。结论肋间动脉增压超长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创面能减少皮瓣远端坏死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自制爪形卡压钢板与空心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前瞻性地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自制爪形卡压钢板固定术(16例)和3枚空心钉固定术(16例)。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1.2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爪形卡压钢板组优于空心螺钉组。 结论 自制爪形卡压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牢靠,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较空心钉内固定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