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屈光性弱视儿童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2例屈光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品+遮盖疗法),研究组另联合给予视功能训练。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治疗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构成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视力均增加,且研究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正常集合融合范围、正常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立体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1),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屈光性弱视儿童采用视功能训练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改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效果理想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实施小切口非超乳手法劈核手术210例和超声乳化手术161例,同期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共371例,比较术后视力、术后散光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周和3个月,患者的并发症、术后视力和散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在术后1周均消退。结论:小切口非超乳手法劈核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较超声乳化方法更易掌握。与超声乳化相比,远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3.
小瞳孔下高负压吸引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 ,合并外伤、糖尿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者明显增多。由于这些合并的疾病多可导致患者的瞳孔无法散大 ,明显增加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难度。因此 ,术中如何处理粘连性小瞳孔 ?如何在小瞳孔下安全、高效完成手术 ?术后如何使瞳孔保持或接近正常 ?这些问题均成为手术医师关注的焦点。针对患者的小瞳孔状态 ,我们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采用高负压吸引原位劈核法 ,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 2 0 0 0~ 2 0 0 1年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和术中瞳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超声乳化术治疗早期白内障的优越性及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方法 :对 2 3例 2 5只眼的手术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 0 .5者 2 2例 ,0 .3以下者 3例。影响视力主要是术前诊断有弱视、陈旧性虹膜炎等症。结论 :使用超声乳化仪治疗早期白内障手术简便、安全、可靠 ,并需巡回护士在手术中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物眼窝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巩肛 埋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做为眼球摘除术后眼窝成形的填充物,观察23例成形效果。结果:患者获得良好的义眼运动,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台适合各种眼窝凹陷畸形患者的整形。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雨课堂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眼科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实验组采用雨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PPT讲授式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课后测验成绩和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雨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值得在眼科学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中微小RNA(miRNA)-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40例(40只眼)wAMD患者为wAMD组,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50~86岁。纳入同期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为对照组(40人),其中男18人、女22人,年龄53~81岁。wAMD组患者均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对照组和wAM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VEGF-A水平。(1)比较对照组、wAMD组治疗前miRNA-126及VEGF-A的表达水平。(2)比较wAMD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VEGF-A表达水平,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的变化情况。(3)分析wAMD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的相对表达量与VEGF-A水平、CMT、CNV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wAMD组患者的miRNA-126相对表达量(0.86±0.11)低于对照组(1.04±0.10),VEGF-A水平(329.09±17.58)pg/mL高于对照组(295.74±14.8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0、9.179,P值均<0.01)。(2)wAMD组治疗后1个月miRNA-126相对表达量(1.47±0.27)较治疗前(0.86±0.11)增加,VEGF-A水平(315.36±15.44)pg/mL较治疗前(329.09±17.58)pg/m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10、8.048,P值均<0.01);BCVA(0.45±0.11)较治疗前(0.83±0.16)增加,CMT与CNV面积分别为(296.53±21.52)μm,(0.58±0.18)mm2,较治疗前的(311.88±37.25)μm、(0.70±0.17)mm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67、3.602、4.906,P值均<0.01)。(3)wAMD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与VEGF-A、CMT、CNV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r治疗前=-0.706、-0.723、-0.552,r治疗后1个月=-0.783、-0.709、-0.620, P值均<0.01)。治疗前拟合VEGF-A、CMT、CNV面积与miRNA-126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at{Y}$VEGF-A=-112XmiRNA-126+426,$\hat{Y}$CMT=-243XmiRNA-126+522,$\hat{Y}$CNV=-0.84XmiRNA-126+1.42;治疗后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at{Y}$VEGF-A=-45.64XmiRNA-126+382,$\hat{Y}$CMT=-57.53XmiRNA-126+381,$\hat{Y}$CNV=-0.41XmiRNA-126+1.18。结论 雷珠单抗可通过降低VEGF-A的表达,减少CMT及CNV面积,有效改善BCVA。雷珠单抗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可能通过增强miRNA-126基因表达活性而延缓wAM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视网膜血流变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IMEM患者21例(21眼),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2~83岁。所有患者行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视力测量和OCTA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SVD)、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密度(DVD)以及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50 min。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高眼压、1例患者出现前房炎症反应,予相应处理后痊愈。21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61±0.26,较术前的0.82±0.3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8, P<0.05)。术后3个月OCTA检查结果显示,CMT为(287.05±64.79) μm,较术前的(469.33±101.88) μm明显减小,FAZ面积(0.19±0.12) mm2、SVD 52.50%±12.62%,较术前的(0.13±0.10) mm2、48.58%±11.96%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0、2.330、4.358, P值均<0.05);而术后3个月DVD为35.90%±10.52%,与术前的34.60%±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基本恢复,黄斑水肿减轻。结论 OCTA为无创的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应用OCTA可很好地观察IMEM患者术后黄斑区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情况,可为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手术效果的评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