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Tau protei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VCI)相关性及与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伴脑白质高信号(WMH)的关系。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有VCI组(120例)包含急性脑梗死有VCI伴WMH组(64例),急性脑梗死有VCI不伴WMH组(56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水平,采取两组间比对的方法进行探究。结果:急性脑梗死有VCI患者组血清A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有VCI伴WMH患者组血清Aβ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有VCI不伴WMH患者组比较,组间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有VCI患者组血清Tau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有VCI伴WMH患者组血清Tau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有VCI不伴WMH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au蛋白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有VCI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OR>1)。结论:急性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其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相关,与脑白质高信号无关,急性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其血清Tau蛋白水平相关,血清Tau蛋白水平相对升高可被视为急性脑梗死有VCI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靶点,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PubMed、CNKI)、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红花-桃仁”的所有化学成分,以ADME参数(OB ≥ 30%和DL ≥ 0.15)及药效活性为标准,筛选“红花-桃仁”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使用 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结果 共检索出255个化合物,其中38个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物;共检索出718个作用靶点,通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10个潜在作用靶点与药对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最为密切,利用DAVID数据库对10个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66个生物过程和18条信号通路参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而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最为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疟疾、非洲锥虫病、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同时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蛋白磷酸化的正调控、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上调或下调这些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须协同增效的生物学效应。结论 网络药理学为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红花-桃仁”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4.
5.
孟帅  崔艳丽  高源  任洁  张洁  王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401-3405
Janus激酶(JAKs)是一类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参与免疫、炎症和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凋亡和功能表达等过程。JAK1在JAK家族成员中具有最广泛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JAK1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参与炎症和免疫功能的许多细胞因子,同时避免因抑制其他JAKs所引起的不良反应。PF-04965842是辉瑞公司正在开发的JAK1抑制剂,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目前PF-04965842在中重度特异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正处于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Heymann肾炎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往大鼠尾静脉注射0.4ml/100g体重羊抗大鼠Fx1A血清的方法建立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7只。青藤碱低、中、高(20、40、60mg/kg体重)剂量组(青藤碱干预组)予腹腔注射青藤碱注射液,雷米普利组(5mg/kg体重)予雷米普利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按雷米普利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第10、20、30天末收集大鼠尿液,腹主动脉取血后,每组分别在第10、20天处死5只大鼠,第30天全部处死,测定24h尿蛋白水平,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处死后剥取肾脏组织,行免疫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及对照组相比,青藤碱干预组的24h尿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且呈青藤碱高剂量组<青藤碱中剂量组<青藤碱低剂量组的趋势;青藤碱干预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肾脏组织podocin、nephrin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均升高(均P<0.05),且呈青藤碱高剂量组>青藤碱中剂量组>青藤碱低剂量组的趋势;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肌酐、WBC、ALT、AST及IgG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青藤碱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HN大鼠尿蛋白排泄,但不能减少PHN大鼠肾脏组织IgG沉积。青藤碱或通过上调PHN大鼠肾脏组织podocin、nephrin表达,修复足细胞损伤,且对肝功能及骨髓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VEGF、STAT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中VEGF、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中VEGF、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2/33)和63.6%(21/33),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STAT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和STAT3正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STAT3的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关系相关,而STAT3的表达除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相关外,还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另外,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VEGF可能受STAT3的调控,STAT3可能会成为大肠癌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等在束缚应激小鼠卵巢中的活性。方法 以束缚为应激原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将40只6~8周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束缚1周组、束缚2周组、束缚3周组,测定各组卵巢脏器指数;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卵巢中SOD活力、GSH-Px活力、MDA含量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SOD蛋白在各组小鼠体内的表达。结果 各束缚组脏器指数低于空白组(P<0.05)。各束缚组的MDA水平高于空白组(P<0.01),且不同束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束缚应激2、3周组与空白组相比T-SOD活力降低(P<0.01),且相关分析表明T-SOD活力与MDA水平变化呈负相关(r=-0.883,P<0.01),随着束缚应激实验周数增加,T-SOD活力呈一定降低态势,MDA含量呈上升态势;各束缚组GSH-Px活力低于空白组(P<0.01),且不同束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束缚应激2、3周组卵巢中SOD1与SOD2蛋白含量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慢性束缚小鼠卵巢中MDA的含量升高,T-SOD和GSH-Px的活力下降。束缚应激可能是通过抑制SOD的表达导致卵巢出现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RI在诊断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中价值和临床术后病理对照。方法搜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AAM,回顾性分析AAM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好发部位、影像特点、生物学行为(生长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12例AAM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6.3岁;盆腔5例,外阴3例,会阴2例,臀部1例,病灶广泛无法确定具体部位1例,4例跨区生长;球形、椭圆形、哑铃状8例,不规则形状4例;CT平扫9例呈较大或巨大囊实性肿块,8例呈较均质略低密度灶,密度与肌肉相近或略低,12例动脉期较明显强化,边缘强化为著,7例其内"散在细条状强化",9例静脉期、实质期继续强化呈"环状、弧样",12例瘤体边缘呈血管样强化。MRI:8例T_1WI一般呈略低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T_2WI呈略高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肿瘤快速强化、且较均匀,出现特征性"漩涡状"征象,与周围结构关系分界不清;12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行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占比33.4%,起到缩小肿瘤,减少出血,降低手术切除难度的作用;有5例术后定期随访,提示术后复发征象,复发率为41.7%。结论 MSCT应用方便快捷,虽MRI检查时间长,但MRI可以冠、矢状多方位扫描,还能分析肿瘤成分,二者结合,能更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尤其MRI特征性"漩涡状"表现,对诊断AAM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临床提供术前诊断/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