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行X线片复查两组患者跟骨宽度、Bohle角、Gissane角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3.4±7.5)min,短于对照组的(93.8±9.9)min(P0.05);治疗后两组跟骨宽度、Bohle角、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78.0±11.00)高于对照组(65.7±18.1),临床优良率(88.24%)高于对照组(64.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疗法,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康复快,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90例因严重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FTA)、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膝关节屈曲术前(93.58±4.73)°,术后(113.6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术前(26.4±2.5)°,术后(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术前(37.52±3.89)分,术后(78.13±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延迟愈合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无假体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4.
笔者于2012—11收治同侧跟骨、距骨、胫骨远端、外踝粉碎骨折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从3m高处坠落致左踝部肿痛、活动受限2d”由地方医院转入本院。行CT三维重建检查提示左跟骨粉碎性骨折,跟骨结节角变小,距骨粉碎性骨折,距骨体压缩并塌陷,胫骨远端前外侧骨折(关节内),外踝冠状位撕脱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引流与屈膝位间断夹闭真空负压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骨科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真空负压引流,并保持患侧肢体屈膝屈髋90°,间断夹闭引流管;对照组给予传统引流,保持肢体为伸直位。观察记录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一周血红蛋白流失情况、围手术期总输血量。结果两组在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一周血红蛋白流失量及围手术期总输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真空负压引流组优于传统引流组。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屈膝位间断引流,可明显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6岁;因“右肩部肿胀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治疗。1年前无意间发现右肩部较对侧饱满,当时无明显疼痛,未在意,未行任何治疗,逐渐出现局部肿胀明显,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确,给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效差。患者病情逐渐发展,近1个月来,右肩部肿痛加重,遂来本科就诊。患病期间无低热、盗汗,无晨僵及小关市疼痛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2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每天口服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200U的同时,分别接受重组人PTH1-34(特立帕肽)或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密盖息)治疗24周,具体用法为PTH1-34每天皮下注射20μg,鲑鱼降钙素每天鼻喷200U。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骨密度(BMD),用化学发光法和连续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骨钙素(OC)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结果:治疗24周后,PTH组和CT组腰椎BMD分别比治疗前上升5.11%(P<0.01)和2.13%(P>0.05),两组的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BMD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终点时两组相应位点BMD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TH组OC和AK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上升173.04%和47.48%(P<0.001),而CT组两者治疗前后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应时点PTH组OC和AKP水平均大于CT组(P<0.01)。结论:PTH能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BMD,虽然PTH组血成骨标志物水平上升多于CT组,但短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