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unx2,Osterix及MMP-13蛋白及基因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织中的表达。方法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地塞米松20 mg/kg肌肉注射,1次/周,注射后,在跑步机上对动物进行训练。模型组根据训练时间分为3组(各10只):A组8周;B组10周;C组12周。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股骨头组织中基因及蛋白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骨小梁面积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骨小梁面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大鼠Runx2,Osterix蛋白与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MP-13蛋白与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Runx2,Osterix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股骨头组织,MMP-13高于正常股骨头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unx2,Osterix及MMP-13蛋白及基因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地塞米松20 mg/kg肌肉注射,1次/周,注射后,在跑步机上对动物进行训练。模型组根据训练时间分为3组(各10只):A组8周;B组10周;C组12周。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股骨头组织中基因及蛋白变化。 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脂肪细胞最大直径、空骨陷窝率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骨小梁面积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骨小梁面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模型组大鼠Runx2,Osterix蛋白与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MMP-13蛋白与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Runx2,Osterix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股骨头组织,MMP-13高于正常股骨头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或不伴IKimmell’ s病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VP治疗Klimmell’ s病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方法回 顾性分析66例T11 ~ L2节段单个椎体OVCF行单侧PVP治疗的患者,其中幻例合并IKimmell’ s病 作为A组,34例不合并Klimmell’ s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VP术后邻近椎体 骨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注人量、术后椎体 骨折总体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间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邻 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iimmell’ s病并不增加PVP术后 椎体骨折的总体风险,但Kiimmell’ s病时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风险增高,是导致术后邻近椎体发生 骨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公元4世纪的<肘后备急方>记录中开始有骨折包扎术,唐代蔺道人于公元840年提出骨折治疗的四大原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治疗后2和5年跟踪随访评价关节镜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非外伤性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96例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退行性内侧半月板损伤及Kellgren-Lawrance(K-L)放射线分级≤1级的中年患者。患者随机分组前和治疗后5年接受影像学评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关节镜手术,随后行运动疗法2个月;另一组只行运动疗法。实验开始时,以及随访24和60个月时,患者接受3份调查问卷: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Tegner活动水平评定量表,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24和60个月时KOOS所有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与基线时相比,均获得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两组间同一时间点随访结果均无差异。但是1/3的只接受运动疗法患者感到效果不明显,又接受了关节镜手术。随访5年时影像学结果显示每组均有2名患者骨关节炎轻度进展。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非外伤性退行性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并不优于只行运动疗法。因此,运动疗法可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然而,1/3的只行运动疗法组患者膝关节症状未得到缓解,随后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改变,了解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机制。方法36例强直性脊枉炎患者(甲氨蝶呤组、环磷酰胺组、甲氨喋呤联合环磷酰胺用药组,每组12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时留取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MMP-3的浓度;分析比较胃肠道损害、肝损害和血象变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组MMP-3水平显著下降,与甲氨蝶呤组和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组出现胃肠道损害、肝损害和血象变化等不良比单一用药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降低患者血清MMP-3浓度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少,这可能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10年6月我院采取一期病灶清除、PSO技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及髂骨钉内固定治疗14例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45.2岁。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脊柱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偏移距离,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4h,术中出血平均2045ml。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4个月。术前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面偏移距离分别为17.0°±8.4°、10.0°±6.1°、11.0°±4.7°、5.3±0.5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0°±7.9°、25.0°±7.6°、4.1°±3.5°、-3.2±0.8cm,矫正率分别为(52.0±4.2)%、(61.3±5.7)%、(68.3±3.6)%、(58.0±1.4)%。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及D级各2例,末次随访时1例C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术前VAS评分平均8.7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2分,疼痛改善率71.2%。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死亡或神经损伤并发症,2例窦道形成、1例血肿形成,对症治疗后愈合;平均7.3个月植骨节段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PSO内固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清除脊柱结核病灶,并同期完成后凸畸形矫正,可重建腰骶段稳定、恢复躯体矢状面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跳跃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采取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5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7.10±6.52岁。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测量(T值<-2.5)、MRI或ECT检查以确诊。患者均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药物,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剂量为1.2~2.1 m L,平均1.8±0.38 m L,所有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前、术后2天、术后半年随访时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3例的病椎至少2个,多至5个,平均2.31个。使用小术剂量骨水泥前患者VAS评分为7.83±0.75,治疗后2天VAS评分为4.32±0.72,随访时VAS评分为2.2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骨水泥可有效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手术的开展,也有各种并发症不断报道,而影像学对OLIF术前评估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广泛查阅近年来相关论文,对影像学在手术窗大小、血管解剖、神经和输尿管损伤风险评估等预防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减少或避免术中相关解剖结构的损伤,以期更好地指导手术开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元4世纪的《肘后备急方》记录中开始有骨折包扎术,唐代蔺道人于公元840年提出骨折治疗的四大原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到19世纪比利时军医AnfoniusMathigsen开始用石膏绷带治疗骨折,1973年我国骨科专家朱通伯将我国传统的小夹板和石膏绷带技术发扬光大。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高分子石膏、树脂绷带等新型材料更是将外固定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