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晚期非鳞状NSCLC初治患者38例,一线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 d1,联合顺铂25 mg/m2 d1~d3或卡铂(AUC=5)d1,每3周为1个周期重复,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化疗.结果 38例可评价,CR 0例,PR 10例,SD 20例,PD8例,客观有效率26.3%,疾病控制率78.9%,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1.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26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时间,并与同期的797例男性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病变位置中颈段及胸上段比例为16.9%,病变长度<5cm比例为90.0%,浸润深度为pT1~pT2比例为49.8%,病理TNM分期为Ⅰ、Ⅱ期比例为74.7%,淋巴结转移率为30.6%,脉管癌栓率为9.2%。与男性相比较,女性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晚,病变部位较高,病变长度较短,病变浸润深度较浅,病理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侵犯率较低;而在病理类型、神经侵犯率、组织分化方面与男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4.0%和66.7%,而男性患者分别为86.5%、65.8%和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是女性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女性食管癌在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脉管癌栓等方面具有与男性食管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男性,可能与其病变长度较短、浸润深度较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及病理TNM分期较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可溶性IL-15Rα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分成两组,一组加入可溶性重组IL-15Rα(sIL-15Rα),另外一组不加,培养48 h后,分离两组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流式细胞术(FCM)分析CD4、CD8、B220、CD11c、CD1a的表达;并把上述4组细胞(即脾细胞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sIL-15Rα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sIL-15Rα贴壁细胞组)和黑色素瘤细胞一起分别注射到小鼠腹部皮下,观察小鼠腹部皮下肿瘤生长抑制情况,对照组只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结果:脾细胞+sIL-15Rα贴壁细胞组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FCM分析,此组细胞主要成分可能为树突状细胞(DC)。结论:sIL-15Rα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可能通过DC的作用,对黑色素瘤的生长进行免疫调节,从而抑制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束永前  顾艳宏  殷咏梅  王榕生 《江苏医药》2003,29(10):F003-F003
目的 观察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和c-myc、p16的表达状况,探讨Hp感染与c-myc、p16表达在胃粘膜癌变中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内镜活检和外科手术获取171例胃组织标本,Hp培养确定有无Hp感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myc、p16表达。结果 胃癌(GC)组织中c-myc表达率最高,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轻度肠化(IM)组p16表达率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在CAG伴中、重度IM、异型增生(Dys)组中,Hp阳性亚组的c-myc表达率显高于Hp阴性亚组(P<0.01),p16阳性表达率显低于Hp阴性亚组(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激活c-myc、抑制p16,刺激胃粘膜过度增殖,使其具有较高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5.
生存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Akt磷酸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相关性.方法 从30例肝细胞癌组织、11例癌旁组织、11例正常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及蛋白,利用RT-PCR、蛋白印迹,检测生存素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1);同时低分化、有肿瘤转移的肝癌其生存素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分化、无转移的肝癌(P<0.05);相关分析表明,肝细胞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与Akt磷酸化的表达呈正相关(r= 0.8086,P<0.05).结论 Akt磷酸化水平的增高可导致生存素蛋白表达水平的明显增高,生存素、磷酸化 Akt异常高表达与肝细胞癌具有密切关系,它们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的EGFR基因检测情况。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EGFR基因检测采用ARMS法。结果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肺癌患者EGFR基因检测率为48.9%。盐酸埃克替尼一线、二线治疗组的EGFR基因检测率分别为79.5%、30.0%(P〈0.05)。可评价疗效的8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1例(34.8%),疾病稳定(SD)38例(42.7%),疾病进展(PD)20例(22.5%)。客观缓解率(ORR)为34.8%,疾病控制率(DCR)为77.5%。89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7个月(0.6-17.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2个月(1.1-3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毒性和胃肠道毒性,经对症处理后能耐受。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具有明显的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化疗可能降低EGFR基因突变的阳性率。现阶段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率较低,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诊断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切片染色、细菌培养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这些方法虽然原理不尽相同,但都须经过胃镜获取胃粘膜组织标本后才能进行。关于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与组织学比较的文献已有一些报道,但结果相差较大,一般认为其敏感性为73%~98%,特异性为85%~100%。本实验将13C-UBT结果与上述方法比较,评价用13C-UBT诊断患者感染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9月~2001年4月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400例,女24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可溶性IL-15Rá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脾细胞, 分成两组, 一组加入可溶性重组IL-15Rá (sIL-15Rá), 另外一组不加, 培养48 h后, 分离两组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 流式细胞术(FCM)分析CD4、 CD8、 B220、 CD11c、 CD1a的表达; 并把上述4组细胞(即脾细胞非贴壁细胞组, 脾细胞贴壁细胞组, 脾细胞 sIL-15Rá非贴壁细胞组, 脾细胞 sIL-15Rá贴壁细胞组)和黑色素瘤细胞一起分别注射到小鼠腹部皮下, 观察小鼠腹部皮下肿瘤生长抑制情况, 对照组只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结果: 脾细胞 sIL-15Rá贴壁细胞组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 FCM分析, 此组细胞主要成分可能为树突状细胞(DC). 结论: sIL-15Rá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 可能通过DC的作用, 对黑色素瘤的生长进行免疫调节, 从而抑制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相关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抗血管生成类中贝伐单抗疗效显著;小分子药物疗效令人期待;抗EGFR信号通路类药物的适应证将更加精准,BRAF?HER2?PI3KCA等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精确治疗的发展;免疫靶向治疗中PD-1/PD-L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中也有所突破?未来在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精确治疗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Lynch综合征作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恶性肿瘤综合征,基于肿瘤家族史对患者进行初筛是目前Lynch综合征筛查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明确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确诊为Lynch综合征的比例,以及二代测序在Lynch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纳入85例就诊于国内7家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无血缘关系的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利用含61个已报道与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测序平台检测入组先证者的胚系突变。对于检出的临床意义不明的基因变异,通过一代测序、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检测肿瘤组织微卫星状态等手段判读该变异的致病意义。  结果  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中,28.2%检测出Lynch综合征关键基因已知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胚系突变,另外15.3%患者携带上述基因的临床意义不明的变异。通过对这些变异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MLH1基因c.2240_2255 delCTGATCTATACAAAGT通读突变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致病性突变;然而目前尚缺乏充足证据证明MLH3 基因第2~11号外显子大片段重复与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结论  本研究发现同样基于符合中国人Lynch综合征临床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既往利用一代测序的研究报道相比,二代测序并未提高Lynch综合征的确诊率。但是,二代测序会带来大量临床意义不明的突变。需要谨慎对待尚未明确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必要时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家系研究和更全面的分子检测以明确这些突变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