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加人干扰素γ(IFN-γ)前后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CDA1)在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的表达,探讨CDA1与p53、p21、周期素D1在SPC-A1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加入IFN-γ前和1 h及24 h后CDA1、p53、p21、周期素D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加入IFN-γ 1 h后,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多,周期素D1 mRNA的表达出现减少,而p53、p2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24 h后,CD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增加,p53、p2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周期素D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减少.结论 CDA1是p53的上游基因,可能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对p35、p21及周期素D1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从1971年成立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以来,每隔3年,各国的免疫学家们有机会欢聚一堂,庆祝免疫学研究领域中的进展并对现状进行讨论和评价。1986年8月6~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迎来了第六届国际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报道,将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在转瓶中用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BDM)进行半连续培养,与含血清培养基静止培养相比,McAb的分泌量可增加2.4倍。为进一步优化细胞在BDM中的生长和分泌McAb的培养条件,作者继续就BDM的成分与培养条件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将杂交瘤细胞株7F11C7(分泌小鼠IgG1)解冻后,置于无血清无蛋白BDM(Eagle's:Ham's F12:NCTC135为5:5:1)中,在饱和湿度及10%CO_2的条件下培养,并经多  相似文献   
5.
肺部感染的实验诊断甚为重要 ,它不但有助于确定肺部感染的有无 ,而且还可以明确感染病原体。通过药物敏感试验 ,可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比较治疗前后痰的病原体检查结果 ,还有助于判断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和仪器仪表、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水平亦迅速提高 ,使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亦显重要。1 常规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常规检查白细胞 :白细胞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中性粒细胞 ,占其总数的 50 %~ 70 % ,且骨髓中还有相当大的贮备量 ,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增减是白细胞增多、减少的关键所在。急性肺…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诱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肿瘤放射治疗后诱发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年中放射诱发的8例恶性肿瘤,其中原发肿瘤是宫颈癌的5例、上颌窦癌的1例,霍奇金淋巴瘤(HD)1例,子宫内膜癌1例.放射源为6MV-X射线及192Ir源,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为46-70Gy. 结果: 8例放射治疗后3.6-11年在原照射部位出现了肿瘤,其中5例宫颈癌诱发了直肠腺癌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腺癌1例;1例上颌窦鳞癌诱发了上颌骨骨肉瘤;1例HD诱发了白血病;1例子宫内膜癌诱发右腹股沟横纹肌肉瘤. 结论: 放射治疗可以诱发恶性肿瘤,主要与照射剂量、照射时年龄、照射部位及照射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的一种急性感染.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理想的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抗菌药物,而这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到,通常需要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所以确诊H A P后应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是否有危险因素等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一旦有了培养结果,应当及时调整为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CD8+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0例,健康对照22例,分别取静脉血5 mL,并分离MΦ、CD8+T细胞和B细胞。每份血样分成4组:MΦ递呈抗原组、CD8+T细胞参与MΦ递呈抗原组、CD8+T细胞体外活化后对MΦ递呈抗原影响组及自然状态下CD8+T细胞对MΦ细胞递呈抗原影响组。各组用CTLL2P抗原刺激18 h后,洗去刺激原,与自体B细胞共同孵育10 d,吸取上清液,测定特异性IgM、IgE、IgG含量。 结果:①哮喘患者MΦ单独递呈抗原,自体B细胞特异性IgM(A490值)(0.034±0.022)明显低于健康人(0.116±0.080)(P<0.05);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M(A490值)(0.031±0.021)低于健康人(0.079±0.064)(P<0.05);②哮喘患者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G(A490值)(0.102±0.041)明显高于健康人(0.081±0.067)(P<0.05),自然状态下及体外活化后CD8+T细胞与递呈抗原MΦ共同培养,产生的特异性IgG(A490值)(0.105±0.066, 0.079±0.059)与健康人(0.066±0.038, 0.069±0.047)无明显差别(P>0.05);③哮喘患者CD8+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产生的特异性IgE(A490值)(0.171±0.154)高于健康人(0.147±0.059)(P<0.05)。 结论:哮喘患者CD8+T细胞对MΦ递呈抗原产生免疫球蛋白有调节作用,而且参与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10.
流感患者并发急性肝坏死,追其根源,祸首为:“药 酒”。现就部分药物与酒混用后的相互作用及原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