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婴儿联合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及分娩HBeAg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128对作为研究组,HBeAg阴性孕妇及所生婴儿88对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出生即刻及15 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并按常规0?1?6月龄方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 μg?所有婴儿于出生后未免疫预防前及1?7?12月龄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婴儿血清HBeAg情况?联合免疫失败率及免疫应答反应?结果:① HBeAg阳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阳性率95.31%;HBeAg阴性孕妇的婴儿出生时HBeAg均为阴性?②HBeAg阳性和阴性孕妇的婴儿进行联合免疫接种后在7月龄时免疫失败率分别为6.25%?0%(P < 0.01)?③HBeAg阳性孕妇免疫失败8例婴儿出生直至12月龄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均阴性,12月龄时HBeAg明显高于出生时?④ HBeAg阳性孕妇非免疫失败婴儿12月龄HBeAg均转阴;7?12月龄时婴儿HBsAb滴度分别为(717.38 ± 338.43) mU/ml?(476.46 ± 322.27) mU/ml,与HBeAg阴性母亲的婴儿7?12月龄时HBsAb滴度(747.26 ± 343.23) mU/ml?(532.31 ± 341.61) m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母亲HBeAg阳性是联合免疫失败的高危因素,婴儿体内母源性HBeAg不影响婴儿免疫应答中HBsAb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王建芳  王根菊  韩国荣  阚乃颖 《肝脏》2014,(11):869-871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易善复)对妊娠期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轻、中度妊娠期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456 mg,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两组药物均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酶效果相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炎对促进肝脏代谢、修复损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孕20 ~ 32周,HBeAg阳性、HBV DNA> 1.0× 107拷贝/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予替比夫定600 mg/d口服抗病毒治疗直至产后4周或产后继续服用,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两组婴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h内、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及0、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 μg.婴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者为HBV宫内感染. 结果 共纳入220例孕妇,其中替比夫定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均在美国抗逆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注册.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 DNA、HBeAg、ALT水平下降明显.替比夫定组HBV DNA定量于治疗2周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直至分娩.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抗病毒孕妇有37例HBV DNA定量转阴,转阴率达31% (37/120),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随访至7月龄,替比夫定组婴儿HBV宫内感染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8% (P=0.002).替比夫定组无一例母儿因不良反应或先天性畸形失访.8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无一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两组孕妇产后出血、不良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胎龄、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BeAg阳性、HBV DNA高滴度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 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分娩前后情况,以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2005年3月至2016年10月住院分娩的30例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孕前或孕期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排除传染性疾病的正常孕妇90例。比较两组的孕期合并症、分娩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监测研究组的阻断效果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孕期贫血、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67%vs 13.33%,33.33%vs 15.55%,23.33%vs 6.67%,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3%vs 48.89%,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5.67±341.69)g vs(3273.44±430.19)g,P0.05];两组的男婴数及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稿为止,随访至18月婴儿无一例感染(3例失访),随访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与同龄婴儿比较,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合并HIV感染孕妇分娩前后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孕期运用HARRT方案,择期行剖宫产分娩、新生儿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及人工喂养是阻断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晚孕期注射HBIG行宫内阻断的HBV—DNA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的宫内阻断失败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母婴宫内阻断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50例HBV—DNA阳性孕妇及其子女随访至1月龄,根据母血HBV—DNA定量(copies/ml)分为4组:1组〈10^6级、2组10^6级、3组10^6级、4组≥10^8级,研究HBV—DNA含量与宫内阻断失败的关系。选择高病毒载量孕妇(HBV—DNA≥106copies/ml)及其所生子女各114例分为宫内阻断成功组和失败组两组进行其他原因分析。结果随母血HBV—DNA含量增高,宫内阻断失败率随之增加,四组失败率分别为0.74%、8.33%、15.38%、41.67%,P〈0.05;HBeAg定量分析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t=3.223,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时胎龄、分娩方式、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发生情况、新生儿性别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Ab定量两组下降幅度比较t=5.4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BV宫内阻断失败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母体HBV—DNA浓度.宫内感染可能与胎儿血清HBcAb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治疗后阻断HBV宫内感染及胎盘HBV感染的效果。方法 38例HBeAg阳性、HBV DNA>7.00 log10拷贝/ml孕妇分为2组:替比夫定组18例,自妊娠(28±2)周行替比夫定600 mg/d阻断治疗至产后1个月;对照组20例,未予替比夫定治疗;新生儿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ELISA法定量检测孕妇和新生儿乙肝两对半,PCR方法定量检测外周血及胎盘组织HBV DNA。结果替比夫定组孕妇于分娩前血清HBV DNA显著下降至(3.87±1.12)log10拷贝/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2±0.53)log10拷贝/ml(P<0.01)。替比夫定组胎盘组织HBV DNA为(4.35±0.56)log10拷贝/m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0.40)log10拷贝/ml(P<0.01)。结论妊娠晚期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母亲外周血HBV DNA,阻断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HBsAg阳性的孕妇12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分娩前血清乙肝标志物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定量检测HBV—DNA,并同时检测其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结果(1)在1237名孕妇中,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3.15%(39/1237),其中PI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1.4%(37/324),较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0.2%(2/91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高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183;ml^-1)的孕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3.4%(33/141),较血清HBV低复制状态(HBV—DNA〈10^6copy&#183;ml^-1)孕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9%(6/31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生宫内感染的39例新生儿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其母血HBV—DNA水平,但两组数值之间无相关(r=-0.03,tr=0.18,P=0.86)。结论孕妇分娩前HBeAg阳性和HBV—DNA高滴度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滴度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滴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mRNA在HBV感染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临床上选取HBsAg(+)且HBV DNA(1~3)×108copies*ml-1孕妇6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其胎盘上HBsAg、HBcAg,根据HBsAg和(或)HBcAg是否表达分为胎盘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应用ELISA及RT-PCR方法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血清IL-6水平及分娩时胎盘IL-6 mRNA表达.结果: 胎盘感染组42例,非感染组18例.胎盘感染组宫内感染率15/42(35.7%),非感染组宫内感染率1/18(5.5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38,P<0.05).胎盘感染组胎盘局部IL-6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胎盘感染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胎盘局部IL-6表达与胎盘HBV感染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欣母沛在预防妊娠合并肝功损伤产妇产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妊娠合并肝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当有产科并发症,如双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时,极易发生产后大出血.为探讨如何预防妊娠合并肝病孕妇产后出血问题,于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对在本院分娩有上述高危因素孕妇,使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系1995年5月~1997年6月在我院肝炎产科收治的16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其中治疗组110例,对照组52例。按1995年第6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定诊断标准,分急性肝炎17例,慢性肝炎143例,年龄21~33岁。孕周为19~38周。血清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甲型4例,乙型139例,乙、丁重叠感染3例,未定型14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甘利欣150mg 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或治疗到转氨酶正常为止),产后继续用药,所有病人除维生素类药物外,不加其它降酶药,对照组予健肝宝、肝舒乐及维生素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