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MM)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预防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2016年间收治的61例无远处转移的OMM病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颈部预防治疗疗效,失败模式及预后因素。结果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5.7%。Ⅰ b区是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6%,其次是Ⅱ区和Ⅲ区。对于cN0患者,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和未接受的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2.4%(P=0.036),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能将区域失败率由46%降至6%(P=0.035)。发生区域失败患者中93%发生在Ⅰ b区,50%发生在Ⅱ区,36%发生在Ⅲ区。结论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淋巴结引流具有一定规律性,最常见转移和复发部位均为Ⅰ b-Ⅲ区。对于cN0的OMM,推荐至少包括同侧颈部Ⅰ b-Ⅲ区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及COPD无PH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探索CPET在COPD相关性PH无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分为COPD?nonPH组、COPD?PH组、COPD?严重PH组,分别进行常规肺功能及CPET检查。结果:相较于COPD?nonPH,在发生PH后一氧化碳弥散量明显下降[(46.5 ± 21.8)% vs. (64.6 ± 34.0)%,P < 0.05]。COPD?PH组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及摄氧效率斜率均低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PH组通气效率最低点高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明显升高(49.0 ± 24.6 vs. 38.6 ± 11.4 vs. 35.6 ± 9.6,P < 0.05)。峰值心率、呼吸交换率、摄氧效率平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COPD?nonPH患者,COPD?PH患者气体交换和运动耐量显著下降,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加重,CPET可以作为COPD相关性PH病情严重程度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火器伤导致的截肢与一般创伤或疾病所致的截肢在方法、处理上均明显不同,术后残肢功能训练对假肢装配及使用有重要影响。对124例创伤截肢处理与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60岁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的心理痛苦情况。方法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对85例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IMRT前、后心理痛苦程度和痛苦问题前瞻性调查。IMRT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中位年龄为66岁(60~85岁)。调查显示IMRT前、后有73%、87%患者出现心理痛苦(P<0.001),显著痛苦分别为6%、35%(P<0.001)。IMRT前主要痛苦问题(>10%发生率)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担忧、口腔疼痛、经济问题、紧张、睡眠问题和鼻腔干燥,IMRT后显著增加的痛苦问题为口腔疼痛、便秘、进食、恶心和鼻腔干燥。性别(OR=5.520,95%CI为1.437~21.212,P=0.013),疗前PG-SGA评分(OR=1.220,95%CI为1.048~1.421,P=0.010)和是否有医疗保险(OR=0.230,95%CI为0.053~0.995,P=0.049)是IMRT前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职业(OR=2.286,95%CI为1.291~4.050,P=0.005)和是否拥有医疗保险(OR=0.089,95%CI为0.029~0.276,P<0.001)是IMRT后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痛苦发生率高,IMRT后痛苦加重,主要为治疗相关的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Slippageoflumbarvertebraeisasecondcommondiseaseafterprotrusionofintervertebraldiscs.Althoughsomepatientswerecuredbyconservativetherapy,surgicaltreatmentisneededinsomecases犤1犦.FromMarch1994toMarch2001,weusedstealplateinternalfixationtotreat18casesofslippageandtheeffectwasobvious.Thefollowingisthereport.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18patientswereinvolvedincluding10malesand8femalesaged41-64(mean:46)years.Slippagelocus:L4-5,11cases;L5-S1,7cases.Clinicalmanifestation:al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穿支供血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39例高能损伤导致的小腿及足踝部损伤,单独或组合选择腓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一期修复.结果 39例44处创面,采用腓动脉主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2块(穿支蒂27块、游离5块),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穿支蒂5块、游离1块),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最大切取面积22 cm×10 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平均住院23 d(12~36 d).术后随访6~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吻合神经者两点辨距觉2.5~5 cm,未吻合神经者术后1年以上均存在保护性感觉.结论 上述3种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确切,合理个体化选择应用可修复不同类型小腿及足踝部创面;一期修复解剖清晰、血管条件好、手术设计灵活,可减少感染机会及肉芽瘢痕,利于功能恢复并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4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ebakeyⅠ型21例、DebakeyⅡ型11例、DebakeyⅢ型17例;术前正确诊断46例(93.88%),漏诊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2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免疫印迹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未处理组HL60细胞及药物处理组HL60细胞的核增殖抗原(PCNA)及成熟粒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15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处理组的HL60细胞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与未处理组HL60细胞相比,药物处理组的HL60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陈雪松 《药物与人》2014,(6):161-162
目的: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141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中药,针刺、推拿等传统中医配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每做完1个疗程休息2~3天,治疗完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愈76例,占53.9%;好转52例,占36.9%;无效13例,占9.2%,总有效率90.8%。结论中药综合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源性大出血的介入操作技术、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41例动脉源性大出血,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动脉选择性及超选择性插管.其中支气管动脉破裂大出血7例,消化道大出血13例,子宫动脉破裂出血9例,外伤性肾动脉出血5例,肝癌肝动脉出血2例,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后腰动脉出血2例,下肢动脉出血2例,胆道支架术后出血1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弹簧钢圈及碘化油乳化剂.结果41例急性动脉出血患者行DSA造影,40例行动脉栓塞术,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行栓塞术.40例介入治疗后38例活动性出血停止,即刻止血率95% (38/40),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39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本组病例介入治疗成功率95.1%,栓塞术后未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本组病例中有1例胆道支架术后第30天出血、动脉栓塞术后第5天再次大出血死亡.1例下消化道大出血术中未见活动性出血,未行栓塞治疗,后再次出血,3d后死亡.1例小肠动静脉畸形出血介入治疗4月后再发出血行外科开放手术肠段切除.1例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后腰动脉出血行主干栓塞后造影,仍见造影剂外渗,但出血量明显减少,28 d后康复出院.其余所有患者随访3~15个月,无再发出血.结论动脉源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因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