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以原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模型,以1‰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干预作为对照。应用WST-1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莱菔硫烷(5~100μmol/L)对原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小管形成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莱菔硫烷干预(10μmol/L)对原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管腔生成、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Mito-Tracker Green FM染料标记线粒体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莱菔硫烷(10μmol/L)干预后线粒体形态学改变,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动态相关蛋白包括线粒体融合蛋白1/2、动力相关蛋白1表达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 5μmol/L莱菔硫烷干预24h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而 ≥ 10μmol/L 莱菔硫烷干预则抑制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10、20、40、80、100μmol/L干预组抑制率分别为(17.82±5.80)%(P=0.009)、(35.33±6.26)%(P<0.001)、(65.29±4.26)%(P<0.001)、(66.82±3.94)%(P<0.001)及(68.05±2.54)%(P<0.001),IC50为38.15μmol/L。为避免过高干预剂量所致严重毒性效应,我们将选取10μmol/L作为主要干预剂量。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莱菔硫烷干预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其中迁移能力降低了(42.98±9.21)%(P=0.018),而管腔样结构形成能力,包括管腔数量、节点数和管腔总长度则分别降低了(83.94±18.36)%(P=0.011)、(59.22±25.60)%(P=0.021)及(50.49±23.44)%(P=0.025)。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被莱菔硫烷抑制同时,伴有线粒体动态紊乱、线粒体裂变的发生。相对于对照组而言,10μmol/L 莱菔硫烷干预组线粒体网络数、纵横比显著减少(27.39±22.46)%(P=0.006)、(11.37±8.26)%(P<0.001),而圆度显著增加(11.97±12.07)%(P<0.001)。与此相对应的是,10μmol/L莱菔硫烷干预显著上调促裂变蛋白而抑制促融合蛋白表达,动力相关蛋白1表达相当于对照组的(1.71±0.039)倍(P<0.001),而线粒体融合蛋白1/2表达则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59.30+1.50)%(P=0.006)和(74.75±11.84)%(P=0.031)。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则相当于对照组的(65.66±9.49)%(P=0.003)。结论 莱菔硫烷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裂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肥胖学生健康评估体检,了解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罹患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现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和密云县17所中小学2012至2013年度参加学校常规年度体检并以BMI为评价指标筛查为肥胖的学生,进行以健康风险评估为目的的临床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量(身高、体重及体质成分),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判定肥胖状态;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评定儿童高血压;采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推荐的中国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判断血脂异常;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美国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 809/3 227名(56.1%)肥胖学龄儿童青少年完成了现况调查且具有完整体检数据,平均年龄12.2岁。肥胖学生心血管代谢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高血压30.8%,血脂异常43.3%,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66.6%,肝功能异常11.6%,脂肪肝16.0%,黑棘皮症21.9%。肥胖男生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肥胖女生。重度肥胖占总肥胖人数的29.9%,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重度肥胖学生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黑棘皮症和2项及以上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学生。结论 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心血管代谢异常随肥胖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相关心血管代谢异常高发需要得到更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不同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中P16、Ki67及HPV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16、Ki67及HPV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P16、Ki67及HPV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16、Ki67及HPV三者联合诊断与单个诊断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论 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可有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凝血功能的损伤状况。方法选择高HAPC患者69例,检测空腹血浆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以生活在同海拔地的健康人群作为高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APC患者Fbg、APTT、TT水平均高于高原对照组(P0.05),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观察表明,综合治疗可促进HAPC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HAPC患者出血与凝血两个过程十分复杂,既包含生理性的适应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从生理适应到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宫腔黏连患者COX-2、VEGF及MVD表达水平。方法研究对象为宫腔粘连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女性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测定受检者COX-2、VEGF及MVD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宫腔粘连患者COX-2阳性率、VEGF、MVD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宫腔粘连患者MVD阳性率、VE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在宫颈粘连不同程度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COX-2、VEGF及MVD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COX-2、VEGF均呈现高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抑制素A(INH-A)、CA125与CA153水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卵巢癌组40例,卵巢良性疾病组30例,对照组30名健康女性的血清INH-A、CA125与CA153水平。结果卵巢癌组血清INH-A、CA125与CA153水平明显高于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52.5%,60.0%,72.5%,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5%。卵巢癌组血清INH-A水平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提示INH-A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INH-A可能作为诊断卵巢癌的一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以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9.
探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抗原修复方法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诊断中活体组织免疫组化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但是细胞免疫组化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如何充分暴露抗原决定簇,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抗体大分子物质易于进入细胞,以便于抗体与抗原更好的结合;②恰当地固定,尽可能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完整,防止脱片.我们针对现在常用的细胞免疫组化修复方法并结合活体组织免疫组化的修复方法做了比较深入的染色实验与研究,希望能找到对细胞免疫组化更为合理的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和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对250例可疑阑尾炎患者右下腹及全腹进行高频机低频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观察内部及周边情况,测量回声范围,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在24-48小时后行阑尾炎切除术,做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与手术证实为阑尾炎,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 高频超声的直观显示结果 可对阑尾炎的临床诊提供客观的依据.具有实用诊断价值.对外科医生实施积极治疗提供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