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人群采用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感染H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序贯疗法,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根除Hp感染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为76.20%,观察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观察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疗法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对非甾体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强药物药效,同时降低非甾体药物对患者胃部黏膜损害,提高药物有效治愈率,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3.
抗酸染色技术是利用一些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高,菌体内有分枝菌酸,被着色后而不易洗脱的原理来检测该类细菌,主要用于检测分枝杆菌属和奴卡菌属细菌。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富含脂质和分枝菌酸,因而可用抗酸染色技术进行检测。自Koch1882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并用美兰染色该菌,直到Ziehl和Neelsen技术采用(Ziehl-Neelsen抗酸染色),迄今已100余年,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技术一直是结核病诊断实验室的首选技术。虽然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勺型与非勺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并观察其凝血功能。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80例,按照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勺型组(n=50)和非勺型组(n=30),行常规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2组血栓弹力图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勺型组比较,非勺型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成形时间(K)、LY30降低,而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勺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凝血活性较勺型的增高,呈现出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发生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不孕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以了解不孕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1 44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以同期的1 200例育龄期体检女性(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微生态类型特点,同时对不孕女性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球菌病原菌检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87.92%)高于体检组(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型阴道炎(AV)、BV合并VVC、BV中间型合并VVC的检出高于体检组(P0.05)。菌群正常,功能下降的类型更易在体检组人群中检出(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中各种微生态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各类病原菌中以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5.97%)最高。结论女性不孕症与阴道微生态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纠正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成药芎芍胶囊及丹参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清洁级(或SPF级)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分为3组,即模型组、芎芍胶囊组、丹参组,每组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芎芍胶囊、丹参按中剂量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采集血,分离样本,并按规定保存,用免疫组化评分法、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缺血心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芎芍胶囊组对VEGF、EGF的促进作用较丹参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芎芍胶囊组、丹参组对FGF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TGF、PDGF促进作用较芎芍胶囊组、丹参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具有促进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VEGF、FGF、EGF蛋白的表达、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日间手术的优势及与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108名乳腺癌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24例接受日间手术(日间手术组),32例住院过夜(过夜手术组),52例术后住院时间超过2天(正常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接近,日间手术组镇痛剂使用量大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日间手术组的社区医疗和门诊就诊次数有所增加,两组与入院两天以上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间手术组的总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三组在切口出血、血肿、手术部位感染、疼痛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门诊乳腺癌日手术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可安全、舒适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0例确诊的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进行 HPV DNA检测,分析HPV亚型分布特征。结果190例患者中,HPV感染率为88.95%。感染的 HPV亚型有20种,以16、18、45、58和31型为主。高危型 HPV阳性率为86.98%,低危型为13.02%。高危型 H PV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大逐渐升高。宫颈癌Ⅱb期患者 H PV感染率低于Ⅲ期患者( P<0.05)。HPV单一和多重感染者在 HPV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60%和28.40%。结论该地区宫颈癌患者以高危型 HPV感染为主,以 HPV16、18最为常见。HPV感染患者年龄较大和多重感染是高危型 HPV感染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成药芎芍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方法采用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清洁级(或SPF级)SD大鼠32只(雄性)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芎芍组、丹参组,每组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芎芍胶囊、丹参粉末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采集数据分离样本,通过二维超声观察大鼠心功能指标,以及大鼠心肌组织中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芎芍组、丹参组与模型组比较,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芎芍组、丹参组与AMI组比较,VEGF、bFG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bFGF与LVE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3、0.589,P<0.01)。结论芎芍胶囊较丹参更具有促进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评价感染复制状况,选择适合临床防治需要、容易普及开展的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前S2抗体,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BV-DNA。2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126例)和HBeAg阴性组(160例),比较各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检出率。结果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7%、77.0%、0和95.2%。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5.0%、36.3%、0和58.1%。组内比较,HBeAg阳性组或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S2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同项目比较,前S1抗原检出率、前S2抗原检出率、HBV-DNA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验室常规开展乙肝5项和前S1抗原检测,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状况,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