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摘 要:目的 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及抗菌活性。结果 从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 sp. J5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14-acetoxy-15-hydroxyirpexan(1)、15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2)、3β-hydroxylanosta-8,24- dien-21-oic acid(3)、latifolicinin C(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methyl 5-(2-methoxycarbonylethy)furan-2-carboxylate(6)和5-(2-carboxy-ethyl)-furan-2-carboxylic acid(7)。化合物1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BEL-7420)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棉花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活性,化合物6具有抗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活性。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7的核磁数据;菌株Coriolopsis sp. J5能代谢产生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资料,共9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9例,对照组为单纯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则为多潘立酮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评价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96%、83.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胃镜检查评价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92%、79.5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为6.1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症状消除,炎症消失及病灶面积缩小等,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软组织肉瘤(STS)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ST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以上,根据随访结果有无复发或远处转移分为复发组(27例),无复发组(65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5)和验证集(n=27)。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在T1WI和压脂T2WI上逐层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并进行三维融合(VOI),然后使用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T1WI序列、压脂T2WI序列和联合序列的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和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各个组学特征的权重系数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运用100次留组交叉验证(LGOCV)方法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将临床病理、常规MRI特征与预测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模型的Radscore相结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LR)、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STS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5%CI:0.58~0.85)和0.74(95%CI:0.52~0.97)。基于T1WI、压脂T2WI和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STS复发的AUC分别为0.81(95%CI:0.70~0.93)、0.92(95%CI:0.86~0.99)和0.91(95%CI:0.84~0.99),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4(95%CI:0.63~1.00)、0.92(95%CI:0.81~1.00)和0.86(95%CI:0.72~1.00)。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LR、RF和SVM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STS复发的AUC分别为0.93(95%CI:0.87~0.99)、0.91(95%CI:0.84~0.99)和0.77(95%CI:0.63~0.91),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93(95%CI:0.83~1.00)、0.86(95%CI:0.71~1.00)和0.83(95%CI:0.66~1.00)。DCA分析结果表明,压脂T2WI和联合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LR和RF模型的临床受益均较好。结论:基于常规MRI序列中的压脂T2WI和联合序列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STS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较好的临床受益,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胰周脂肪间隙CT影像组学预测早期急性胰腺炎(AP)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根据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诊断为AP的患者(进展组39例,非进展组8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对各期手动勾画距炎症胰腺前缘3~5mm范围的单层感兴趣区(ROI),采用AK软件提取CT纹理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对纹理特征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运用100次留组交叉验证(LGOCV)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将临床资料、CT特征及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模型、平扫序列影像组学标签、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标签、平扫序列个性化模型及联合序列个性化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分别为0.70、0.94、0.94、0.94及0.97,在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83、0.95、0.96、0.99、0.98。DCA显示平扫、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标签及平扫、联合序列个性化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基于胰周脂肪间隙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早期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临床模型,平扫序列影像组学标签简便有效,是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孤独症特征(ATs)儿童和一般ADHD儿童临床特征及执行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集ADH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其社交反应量表(SRS)得分,选择ADHD伴ATs(ADHD-ATs组)80例和一般ADHD(ADHD组)95例;比较两组患儿SNAP-Ⅳ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及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的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DHD组比较,ADHD-ATs组SNAP-Ⅳ量表中多动核心症状、Conners问卷中的行为问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执行功能比较中,相较ADHD组,ADHD-ATs组的BRIEF得分均更高,心理理论(口语)得分和总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冷"、"热"执行功能与患儿社交行为问题有显著相关性[BRIEF行为管理指数:β=-1.17,P0.01,95%CI:-2.00~-0.34;心理理论(口语):β=0.72,P0.001,95%CI:0.51~0.93]。结论 ADHD-ATs患儿较一般ADHD患儿的多动核心症状更为明显,执行功能上受损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脾胃培源方内服,对照组予中成药胃复春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疗效及病理积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病理量化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形态、HP感染和血清NO、IL-8、TNF-a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用于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三联组(以下简称西药组)、脾胃培元法组(以下简称中药组)、针刺组、脾胃培元法+针刺组(以下简称针药组),每组10只。各组经相应处理后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分别测定HP清除情况,测定血清NO、IL-8、TNF-a及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针药组清除HP的作用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或0.01),对受损的胃黏膜形态也有明显改善,其血清NO、IL-8、TNF-a也明显低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或0.01)。结论: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可用于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及Hp形态的影响。方法从7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用于模型复制,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三联组(以下简称西药组)、脾胃培元法组(以下简称中药组)、针刺组、脾胃培元法+针刺组(以下简称针药组),每组10只。各组经相应处理后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分别测定Hp清除情况及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针药组清除Hp的作用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对受损的胃黏膜形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脾胃培元法配合针刺疗法可用于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