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2篇
  2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分析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51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相关资料,按照TIMI血流分级分为慢血流组(n=288)和对照组(n=226),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CSF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间在性别、民族、吸烟及饮酒史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CSFP组的血红蛋白、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血肌酐值、血尿酸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大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SFP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游离甲状腺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CSFP以三支血管病变最多见,为124例(43.0%),而单支血管病变和双支血管病变病例数一样,均为82例(28.5%)。单支血管病变中最多见的是前降支67例(81.7%),其次是右冠状动脉12例(14.6%),左回旋支较少见;(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民族、游离甲状腺素、载脂蛋白A1和白蛋白水平是CSFP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男性、少数民族、游离甲状腺素、载脂蛋白A1和白蛋白水平是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2)CSFP更常见于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更常见于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胃铋镁联合在胃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对照组(克拉霉素片、替硝?片联合枸橼酸铋钾),另一组为观察组(泮托拉唑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胃铋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效果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患者第1周、第2周、第3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患者第4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后,患者溃疡愈合效果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指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4.
5.
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是指眼针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根据康复对象不同的功能障碍,选取“眼针八区十三穴”对应穴区进行埋针,留针期间同步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一种疗法。制定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眼针带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本标准通过对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的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和术语(眼针物理疗法、眼针作业疗法、眼针言语训练、眼针认知康复训练、眼针止痛康复技术)、操作步骤与要求(眼针针具选择、取穴原则、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和操作方法等)、主要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TMP)在长波紫外线(Utraviolet A,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is fibroblasts,HDF)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DF细胞,用不同浓度TMP分别作用未经UVA照射以及经UVA多次照射的HDF细胞24 h,48 h,72 h,CCK-8法检测TMP对HDF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MP对多次UVA照射后HDF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量的影响。结果:TM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HDF细胞的体外增殖无明显促进或者毒性作用,但对多次UVA照射后HDF细胞的体外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UVA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可清除UVA多次照射引起的HDF细胞内ROS累积,与UVA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作用效果能达未经UVA照射的水平。结论:盐酸川芎嗪(TMP)对长波紫外线诱导HDF细胞氧化应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第1天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8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为(12.45±1.14)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 h 2组VAS评分均最低,术后2 h至7 d 2组患者VAS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术后12 h及3 d试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试验组血清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疝复发1例,试验组无疝复发病例。 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小,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HTK液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3种心脏停搏液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初步评价HTK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6例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用St·ThomasⅡ液(A组)、4∶1冷含血停搏液(B组)、HTK液(C组)灌注停跳。于麻醉诱导后、升主动脉开放或心内主要操作完成后5min,术后2、6、12、24、48和72h分别采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含量的变化;记录心脏自动复跳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和ICU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术后B、C两组血清cTnT(主动脉阻断后5min及术后48、72h除外)、CK-MB(主动脉阻断后5min、术后2h)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两组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和ICU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显著优于A组(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TK液在瓣膜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误咽15例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5月~2006年3月,我们共对1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患者实施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为喉癌术后误咽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45~72岁。手术方式:垂直半喉切除术4例,水平半喉切除术6例,3/4或4/5喉次全切除术5例  相似文献   
10.
1991年8月我们用吡哌酸和甲硝唑治疗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者,进行对比观察。一、材料与方法 (一)诊断与分组 1991年8月间在霞浦县斗米村采用碘液双涂片法进行人群粪便普查时,发现当地居民人体溶组织内、结肠内阿米巴等肠道原虫6种,总感染率为38.84%(367/945),其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率为11.43%(108/945)。对108例阿米巴包囊携带者除8例有禁忌症外,其余按送检单编号奇偶随机分为吡哌酸和甲硝唑治疗组。吡哌酸组:共50(男女各25)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