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尽管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肠道中定植的大量微生物在肠道疾病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已是共识。既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细菌导致肠道炎症,而忽略了肠道中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他微生物对IBD的影响;并且饮食因素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和IBD症状上的重要作用也被很多研究者所忽略。近年来,"粪菌移植"作为一种整体的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也在IBD治疗过程中有良好的疗效。因此,本文就肠道微生态重建在IBD治疗中的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FP)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共生厌氧菌,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密切。目的:研究FP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IL)-10、IL-12分泌以及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FP、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不同浓度的FP上清或不同细菌培养基分别与人PBMCs体外共培养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L-12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培养基相比,FP、长双歧杆菌均可刺激PBMCs分泌大量IL-10和IL-12,IL—10/IL-12比值明显增高,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明显增加,且FP的效果优于长双歧杆菌。FP上清对IL-10/IL-12比值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稀释10倍的FP上清组IL-10/IL-12比值升高最为明显,且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能力亦最为显著。结论:FP及其上清均具有抗炎作用和促进外周血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的能力,提示FP是一种潜在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研究长双歧杆菌对C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IL?12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19例活动期C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对16S rRNA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将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上清、长双歧杆菌培养基或PBS分别与CD患者PBMC体外共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和TGF?β 浓度。结果:CD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别。门水平上,CD患者组变形菌门含量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含量显著减少;属水平上,CD患者组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链球菌及韦荣氏球菌属含量显著增加,而柔嫩梭菌属、Gemmiger、双歧杆菌、瘤胃球菌、罗斯氏菌和Fusicatenibacter等菌属的含量显著降低。与培养基和PBS组相比,长双歧杆菌及其上清液均可刺激CD患者PBMC分泌大量抗炎因子IL?10和TGF?β,而对促炎因子IL?12并没有显著的刺激作用。长双歧杆菌及其上清液组IL?10/IL?12比值及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比例较培养基组和PBS组明显增高,其中长双歧杆菌上清液组增高最为明显。结论:长双歧杆菌及其上清液均显示出抗炎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外周血中CD25+Foxp3+Treg的分化。长双歧杆菌的代谢产物可能在未来炎症性肠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女,41岁。间断黏液脓血便13年,加重伴皮肤溃疡20 d。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右前胸壁、右腰部大片红色斑丘疹,中间有溃疡形成,见大量脓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间见较多上皮样细胞及白细胞,并可见多核巨细胞,局部见微脓肿,血管周围见白细胞浸润。诊断:坏疽性脓皮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门诊就诊的Hp感染患者2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具体为: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雷贝拉唑20 mg+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共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强化治疗14 d,具体为:荆花胃康胶丸160 mg(3次/d)+ 养胃颗粒5 g(3次/d)+艾普拉唑5 mg(2次/d),总疗程28 d。在疗程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自愿原则对其中215例进行Hp抗体分型检测,Cag A抗体和/或Vac A抗体阳性为Ⅰ型菌株(毒力菌株),共153例;Cag A抗体和Vac A抗体均阴性为Ⅱ型菌株(低毒菌株),共62例。比较不同致病力菌株的根除率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1.54%和87.69%,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3%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力组和低毒力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62%和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含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增加强化治疗对Hp根除率提高不显著,但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不同致病力Hp菌株的根除率相当,Hp抗体分型检测对于临床抗菌治疗用药无明显指导意义,不推荐作为Hp感染诊疗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Fp)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均分为健康对照组、结肠炎模型对照组、Fp预防治疗组、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Fp治疗组和Fp上清液治疗组.评估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学损伤、粪便短链脂肪酸丁酸的含量,检测外周血、脾内叉头状螺旋转录调节因子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清促炎因子IL-17、IL-6的水平.所有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结肠炎模型对照组比较,Fp预防治疗组、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Fp治疗组和Fp上清液治疗组的DAI评分显著降低,结肠组织学表现明显改善,且Fp预防治疗组优于Fp治疗组,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优于Fp上清液治疗组.丁酸浓度在Fp预防治疗组为(3091.08士485.50)×10-6 mol/L,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为(1714.64±351.25)× 10-6 mol/L,Fp治疗组为(2064.75±295.04)×10-6 mol/L,Fp上清液治疗组为(1089.13±321.23)×106 mol/L,Fp预防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96,P<0.01).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外周血Foxp3+Treg水平最高;Fp预防治疗组、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脾细胞Foxp3+Tre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p预防治疗组、Fp上清液预防治疗组、Fp治疗组和Fp上清液治疗组大鼠血清IL-17、IL-6浓度较结肠炎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结论 Fp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大鼠的肠道炎性反应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分泌丁酸盐,上调外周血和脾内的Foxp3+Treg水平,抑制促炎因子IL-17、IL-6分泌,重建Treg/Th17平衡来减轻局部肠道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Fxop3+Treg细胞是-种免疫调节细胞,在免疫调节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Faecalibacterium口删nitzii(FP)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F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组、FP组、FP上清液组、培养基组和双歧杆菌组。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Foxp3+rreg细胞比例,以ELISA法检测血浆IL-10、IL-12和TGF.B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肠炎组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明显,病理学评分显著增高(P〈O.01);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O.05);血浆IL.10和TGF.B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2含量显著升高(P〈O.01),IL-IO/IL-12比值显著降低(P〈0.01)。经FP、FP上清液和双歧杆菌治疗后,除血浆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FP及其上清液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提高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8.
背景: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内减少,与IBD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目的:研究Fprausnitzii及其产物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分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以IL-6、转化生长因子(TGF)-B或骨髓来源树突细胞(BMDC)分别刺激大鼠脾细胞。将脾细胞分为阳性对照组、Fprausnitzii上清液组、Fprausnitzii组、长双歧杆菌组、丁酸钠组,以未进行任何干预的脾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0、IL-12、IL-17、IL-23含量。结果:以细胞因子或BMDC刺激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脾细胞IL-17含量均明显升高[(309.24±21.30)pg/mL对(182.20±89.12)pg/mL;(20.54±2.12)pg/mL对(17.36±0.38)pg/mL](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Fprausnitzii上清液可明显抑制细胞因子或BMDC诱导的脾细胞IL-17含量[(58.11±19.20)pg/mL对(309.24±21.30)pg/mL;(17.25±0.42)pg/mL对(20.54±2.12)pg/mL](P〈0.05)。结论:Fprausnitzii可通过其产物调节免疫反应,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女,55岁,因"上腹胀痛5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0年8月12日收治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伴纳差,1个月前症状加重,伴乏力、厌油、食欲减退.至我院门诊检查示总胆红素26.4μmol/L,直接胆红素10.4 μmol/L,GGT 425.54 U/L,ALP 624.7 U/L.肝炎病毒血清学、血清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均阴性.腹部彩超示肝体积明显肿大,脾脏轻度肿大.患者曾有血吸虫疫区生活史,否认传染病史、系统性疾病史、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9 ℃,脉搏93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7/78 mm Hg(1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0.
邱新运  于成功 《胃肠病学》2011,16(8):499-502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初始CD4~+T细胞分化异常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Th17细胞,Treg/Th17细胞间的失衡将导致包括IBD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初始CD4~+T细胞周围的细胞因子和芳香烃受体对维持该平衡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reg细胞和Th17细胞及其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