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8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随访28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0% vs.73.47%,P=0.03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9.59% vs.57.14%,P=0.017);2组患者CD4+、CD8+、CD4+/CD8+、Ig A及Ig G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HR=0.360,95%CI:0.153~0.849,P=0.027);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 vs.10.20%,P=0.749)。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并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2.
邱君克  黄晓庆  毛敏杰  汪彩红 《浙江医学》2021,43(21):2359-236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过多,导致血钙增高和血磷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PHPT发病率约为1/1000,男女比例为1∶2~1∶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急性肾损伤是PHPT患者相对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而高钙危象在PHPT患者中的发生率仅为1%~2%。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行血液净化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钙、改善肾功能,目前尚鲜见报道。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2020年12月6日收治的并发高钙危象和急性肾损伤的PHPT患者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3.
4.
2021年1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结核ICU收治1例20岁女性结核性毁损肺并发细小病毒B19感染和可疑噬血细胞综合征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该患者因“咳嗽伴消瘦3个月,黑便15d,加重伴鼻出血2d”入住我院。经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骨髓穿刺活检及骨髓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等检查后,诊断为重度贫血、左侧结核性毁损肺、呼吸衰竭、细胞免疫功能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细小病毒B19感染、可疑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后疑诊)。予抗结核、抗感染、输注红细胞悬液及血小板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于入院第5日因呼吸衰竭加重而应用体外膜氧合技术后病情有所缓解,但在次日突然因右侧胸腔出现气胸且压缩右肺约50%而导致双肺呼吸功能基本丧失,在血小板持续低下、凝血功能未能改善的情况下,患者最终因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气道和消化道大量出血而死亡。笔者认为当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并发血小板明显减少时,须积极寻找血小板减少原因;当同时并发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时,应考虑是否并发了机会性感染;当血小板减少症原因不明、难以纠正,且并发机会性感染时,应高度警惕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结外表现较为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以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两例首诊误诊为结核病的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HL,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流行病学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例骨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等,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该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骨髓病理示造血细胞增生 活跃伴肉芽肿,并淋巴细胞浸润。痰找抗酸杆菌 2+。腰椎穿刺送检脑脊液示:脑脊液压力 260mmH 2 O,脑脊液糖/血糖 0.119,腺苷脱氨酶(ADA) 5.0U/L 经抗结核、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未能逆转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的免疫水平,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9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结核监护室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不合并肺曲霉菌病的重症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共计70例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中T细胞(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B细胞[总B细胞、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患者外周血中IgA、IgM、C4、总B细胞、CD4+细胞、CD4/CD8水平较未合并肺曲霉菌病的种子肺结核患者明显下降,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相对于重症肺结核患者具有更差的免疫水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况进行干预以减少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有助于肺结核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累及神经系统者在我国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作者报道了1例羊布鲁氏菌脑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该患者发生在不典型地区,病程长,辗转于多家医院,以发热和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无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生殖系统受累表现,血常规示白细胞不高,脑脊液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头颅MRI增强脑膜炎考虑,临床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给予诊断性治疗后效果欠佳。后脑脊液二代基因测序、血培养、脑脊液培养提示“羊布鲁氏菌”,诊断更正为“布鲁氏菌脑病”,给予正规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作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讨论了布鲁氏菌脑病的治疗方法及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警惕临床医生加强病史采集意识、可借助二代基因测序等手段以加快疾病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