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免疫血清针对我国流行株的抗体水平及我国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性.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利用流感流行株和疫苗株作为病毒抗原,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三价流感疫苗对我国A(H1N1)Pdm09亚型流行株产生的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血清抗体滴度 40的比例为57.0%~63.3%;对我国A(H3N2)亚型流行株产生的GMT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类似,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0的比例为57.6%~63.0%;对B型流行株产生的血清抗体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的GMT,不过超过了疫苗株抗体GMT的50%.不同年龄组的血清抗体反应不同,成年组相对较高. 结论 2013-2014年季节性流感疫苗与同期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行株Yamagata系流感病毒较为匹配;H3N2亚型疫苗与流行株的匹配性较低,有可能会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失血性休克复苏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B4、LTC4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孟鲁司特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失血性休克复苏致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制备失血性休克复苏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组休克1 h后开始复苏并回输全部血液和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治疗组大鼠在放血前30 min接受孟鲁司特7mg/kg腹腔内注射,在复苏之前同样的剂量再注射一次。复苏后2 h处死大鼠分离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BALF中LTB4和LTC4,使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肺损伤(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为轻度肺损伤(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从而减轻肺损伤,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四方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2年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已成为目前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2008-2012年青岛市市北区病例数均居甲乙丙类传染病首位;4~9月份为高发季节,7月份达到顶峰;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聚集性发病与卫生环境条件、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相关;隐性感染者已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结论青岛市四方区的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与青岛市基本一致,但由于四方区特殊的市区特点,手足口病特别是聚集性病例的发病以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为主,提示该人群是今后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联合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治疗,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上有多种原因需要快速作出交叉配血试验,而病人的血液凝固则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某些血液病病人的血液,则需要更长时间。血块收缩不完全,以致做肢体介质配血时易形成微小蛋白凝块,而以血浆做配血试验不如血清易观察,为此,我们采用全血中加入复合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快速分离血清做肢体介质配血法。还过50根传统方法对照,其结果完全一致,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自制复合组织征血活酸干粉(去PT用的)按常规方法制备,每毫升受者全血加15mg干粉(约火柴头大小),含免脑纷约14mg,CaCI约ling,置37t2min即可分离血清,然…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翔  路平 《中国医药》2009,4(1):1-2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病变组)血清中的CEA、CYFRA21—1和NSE水平。结果NSE、CEA、CYFRA21-1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8.80±1.53)μg/L、(83.30±3.52)μg/L、(5.90±0.58)μg/L,在鳞癌中分别为(8.60±1.47)μg/L、(14.30±3.25)μg/L、(8.30±1.03)μg/L,在小细胞未分化癌中分别为(33.80±4.24)μg/L、(13.60±1.95)μg/L、(34.80±5.64)μg/L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的(7.80±1.58)μg/L、(7.90±1.12)μg/L、(1.86±1.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YFRA21-1在鳞癌的敏感度最高(72.2%);NSE在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度最高(63.6%);CEA在腺癌中的敏感度最高(69.8%)。3项指标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度为72.9%。特异度为91.4%。结论血清CYFRA21—1、CEA和NSE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研究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5例,其中男61例,女64例,平均年龄(65.2±7.6)岁。收集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及诊断。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7例患者(21例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髋臼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4例次、股骨柄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例次、重度贫血及输血4例次、脑梗死1例次和肺炎1例次。所有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正常康复。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和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贫血组和无重度贫血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重度贫血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假体周围隐匿性骨折风险,但是该种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不影响术后正常康复。同时,术后贫血仍然是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食管支架的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翔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16):3169-3172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需要行食管替代术的患者日益增多。食管支架材料的研究尝试了钛镍合金网、聚乙烯、高分子硅胶涤纶合成体、碳素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和部分生物材料,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这些材料不能很好地解决生物组织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等关键性问题,致使吻合口瘘、脱管及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临床效果不佳。而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对食管支架置入后进行评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文章就此问题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对食管支架材料的发展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髌股关节成形术的概念已经提出了50多年,但由于假体本身的设计缺陷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迅猛发展,髌股关节成形术的应用因长期局限于少部分人群(如年龄太小而不适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者),而致其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0.
背景:白杨素是保健食品和中草药中常见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食源黄酮类天然产物。白杨素是否有助于防治肝癌?其作用机制为何?是否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目的:以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揭示白杨素的亚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实验、扫描电镜、免疫印迹技术探讨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白杨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9mol/L或6.3mg/L。白杨素与PI3K-AK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癌效应。但白杨素本身并不改变AKT、磷酸化pAKT、AKT下游分子GSK-3和磷酸化pGSK-3的表达水平,虽然高剂量下β-catenin略有下调。白杨素导致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密度明显增加并形成纳米膜粒;细胞回缩,间隙加宽;出现形态上不同于凋亡的死亡细胞。白杨素显著改变多种蛋白质的丝/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酪氨酸磷酸化亦有广谱下调作用,接近于表柔比星对照。白杨素对CDK1、磷酸化pCDK1和pCDK2、CDC25A、CDC25B和CD133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ARP-1降解。总之,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非起因于PI3K-AKT和Wnt/β-catenin通路阻断或细胞周期核心调控因子阻断,而更可能起因于生物膜功能障碍所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的大范围改变,并以非经典方式诱导肝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