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由于股骨头局部滋养血管损伤、供血不足致病,迄今尚无最佳治疗方案,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验证自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移植血管再生技术改善股骨头坏死缺血状态的效果。 设计:对比动物实验和自身对照临床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资料:①动物: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0—4.0kg,购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此动物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对象:选择2004—07/2007—07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88例(335髋),男113例,女75例,年龄18-72岁。均经髋关节X线摄片、核素扫描、MRI、CT检查确诊;对治疗和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动物实验:实验于2004—01/2004—06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采用液氮冷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建立方法,双后肢股骨头均制作缺血模型,右侧为移植组,左侧为对照组。抽取骨髓,将所获单个核细胞经右股动脉注入;同法将生理盐水注入左侧股动脉内。②临床观察:密度梯度离心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自体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行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干细胞移植术。 主要观察指标:①4周后行DSA动脉造影观察双侧血管新生情况。4,12周后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切片观察新骨再生及股骨头修复程度。②于移植后第3,6,12,24个月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行走间距及步态、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于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行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术,观察血管新生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充盈情况。于干细胞移植后6,12,24个月行CT,X射线,MRI检查,观察股骨?  相似文献   
2.
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63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观察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4—08/2005—12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接受动脉内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63例113髋。年龄12-54岁(平均33岁),曾经应用皮质激素史29例,外伤史17例,大量饮酒史11例,原因不明6例。63例患者均行髋关节X射线摄片检查确诊,15例同时行髋关节MRI检查,38例行髋关节CT检查。根据Fieat分期法Ⅱ期52髋(46.0%),Ⅲ期58髋(51.3%),Ⅵ期3髋(2,7%)。①采集自体骨髓200-40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1~4)&;#215;10^11L^-1,CD34^+细胞1.4%~3.5%(2.4%),CD133^+细胞1.13%~3.25%(1.88%),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10-20mL。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插入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将细胞悬液缓慢灌注入动脉内。⑧干细胞移植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疼痛时间变化、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6个月后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充盈情况;观察干细胞移植后不良反应。12个月后行髋关节X射线摄片、CT,MRI扫描观察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63例患者关节疼痛、行走距离及关节功能平均随访3.2个月,其中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15例行X射线检查(2例同时做CT检查)。①随访时观察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54例(54/63,85.7%),关节功能改善19例(19/63,30.2%),行走间距延长34例(34/63,54%),生活质量提高。②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5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管径增粗,新生血管增多,血流速度增快,与移植前血管造影结果比较,股骨头区血液供应明显改善。③2例18个月X射线摄片、CT扫描股骨头坏死区缩小,可见新骨形成。④3例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经动脉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介入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2004-07/2005-11在解放军四六三院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股骨头坏死确诊患者共54例91髋。纳入确诊股骨头坏死,有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性别、年龄不限;排除有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异常等不能耐受手术者。符合纳入标准54例,男45例,女9例,12~68岁。按ARCO分期Ⅱ期42髋,Ⅲ期47髋,Ⅳ期2髋。实验对象对治疗的相关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知情同意。干预措施:抽取患者髂后上嵴骨髓进行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在DSA监视下将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股动脉行Seldinger法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4F动脉鞘,经动脉鞘置入Cobra导管,将导管超选择至闭孔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平均注入单个核细胞悬液。术后定期随访症状变化情况,1年后复查X射线或CT,随访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实验评估:①疼痛指数:无疼痛症状为3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分级A级;时有隐痛2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B级;轻度疼痛为1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C级;中度疼痛为0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D级。②功能指数:髋关节屈、伸、展、收、旋转度评分达Harris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4~5分为3分;3~4分为2分;2~3分为1分;小于2分为0分。③X射线平片指数:股骨头形态无变化,应力骨小梁清晰,坏死区明显缩小为3分;坏死区略缩小为2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1分;坏死区扩大为0分。④血管指数:治疗后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增粗、增多,延长1cm以上者3分;1~0.5cm者2分;小于0.5cm者1分,无变化者0分。结果:54例患者均完成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影像学随访1年。①术后12个月复查疼痛消失9髋,缓解61髋,无缓解21髋,缓解率为76.9%。②关节功能缓解33髋,无缓解58髋,缓解率为36.3%。③1年后X射线平片或CT、MRI示股骨头区可见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区骨质密度改变,坏死区有吸收、缩小,股骨头形态变圆滑规整,改善28髋,无缓解或加重63髋,缓解率为30.1%。④12例24髋完成术后12个月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好转18髋,好转率为72.2%。结论:经介入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损伤小,可缓解临床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PMD)患儿接受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术(SCT)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dystrophin基因和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对5例8~14岁男性PMD患儿接受序贯式SCT[即依次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静脉内移植-UCMSC肌肉内移植-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aplo-HSCT)]治疗,观察患儿血清酶学、基因分析、肌电图、肌肉活检及肌萎缩蛋白、造血重建的植入证据的变化。结果:移植后①血清肌酸激酶数值显著降低;②PCR-STR检测4例为完全供者型嵌合,1例3/6位点相合患儿未植入为完全受者型;③4例外显子缺失患儿外周血及骨髓表达正常基因型;④肌肉活检显示供受者嵌合状态,缺失的外显子弱阳性表达。肌细胞形态改善,肌萎缩蛋白间断弱阳性表达;⑤肌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减退或改善。结论:PMD患儿接受序贯式SCT后缺失的外显子转变为正常基因型,肌细胞膜有肌萎缩蛋白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可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累及肌肉系统的致死性遗传疾病,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干细胞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了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有意义的临床试验.目的: 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接受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运动功能、肌细胞修复与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缺失基因替代的变化,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09-05应用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8岁男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方法基因分析13外显子缺失.序贯式干细胞移植,即依次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内移植-肌肉内移植-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定期检测血清酶学变化、供者HLA植入证据、缺陷基因表达、肌细胞膜抗肌萎缩蛋白表达、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 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可使缺失基因替代,肌细胞膜dystrophin阳性表达,血清酶学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可阻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疾病进展,有望获得持续性改善.  相似文献   
6.
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2007-12/2008-06在血液内分泌科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6~46岁,病程2~20年.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4d后采集骨髓,Percoll梯度离心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7-10d,配制浓度为2.48×1010 L-1的细胞混悬液,经静脉及四肢肌肉局部等量移植,单次移植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总量为(6.13±2.39)×108,间充质细胞含量为(1.92±0.98)×108.移植后6个月,33例患者的徒手肌力好转率5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转率81.8%,血清肌酸激酶降低率78.8%,乳酸脱氢酶降低率81.8%,肌酐升高率72.7%.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可在近期增加患者肌力,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血清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肌酐含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7.
母系遗传性糖尿病伴耳聋(MIDD)是一种线粒体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约占1%.其中tRNALeu(UUR) A3243G突变引起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是其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近年EndoC-βH1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其机制提供了途径.尿道上皮细胞与线粒体疾病表型相关性最好,尿液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检测线粒体DNA异质性首选的样本,而MIDD的治疗仍以抗氧化剂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为主.A3243G突变的临床表型和MIDD突变的组织异质性仍是研究的热点,其研究对MID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缺血状态的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8年12月期间127例139髋成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自体BMSC移植治疗。治疗方法:分别采集127例患者骨髓各200~300ml,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和CD133+在所分离出的干细胞悬液中的含量。将单个核细胞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悬液10~20ml。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行超选择性股骨头供血动脉内干细胞移植术。按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对骨坏死分期,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移植后第3、6、12、24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移植术后6个月通过复查患者股骨头供血动脉DSA观察其是否有新血管形成,每隔6个月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对接受自体BMSC移植治疗的127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8.3个月),其中髋关节疼痛缓解患者111例(占患者总数的87.6%),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107例(占患者总数的84.3%),行走间距延长患者109例(占患者总数的85.9%);(2)影像学检查: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127例患者中随访到24例患者行股骨头供血动脉DSA检查后,显示供血动脉较移植前明显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增快;12~24个月后36例患者股骨头区骨质病变获得改善。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干细胞移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对因缺血导致坏死的股骨头无再次损伤,能够有效地治疗创伤性缺血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自 2 0 0 3- 112 0 0 4 - 0 7解放军第 4 6 3医院对 2 6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给予rhG -CSF每天 4 5 0 6 0 0 μg ,皮下注射 ,第 6天用COBE 6 1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 ,总量 82 14 8mL。将干细胞悬液按 3cm×3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 ,移植后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移植后 314d 2 3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2 7d2 4例患肢冷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 12周 4例溃疡明显好转 ,踝压指数 (ABI) 6例患者改善。 2例DSA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6月该科室应用自体MSCs移植对344例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对344例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10μg,动员骨髓干细胞,共4 d,4 d后采集骨髓,将采集的骨髓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提取单个核细胞(MNC),总量为(5.72±1.89)X108,CD34+细胞(2.67±1.22)%,CD133+细胞(1.79±0.73)%.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7~10d,最终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含量为(1.90±0.96)X10s.应用四肢肌肉内注射的方式进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3、6、9、12个月观察患者酶学、肌电图、肌肉MRI变化,评价干细胞移植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临床分级.结果 344例患者中292名患者四肢肌肉力量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85.00%,好转患者中199名患者四肢力量明显好转,明显好转率为58.00%;93名患者四肢肌力较前略好转,好转率为37.00%.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使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