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分别用细胞凋亡试剂盒(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探针法(DCFA-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大,从甘草查尔酮A 5 μmol·L-1开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05 μmol·L-1;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5),甘草查尔酮A 40 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达30.2%(P<0.05);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使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降低线粒体MMP水平(P<0.05),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 μmol·L-1)诱导内质网应激,使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4表达明显增多,磷酸化(p)-PERK,p-eIF2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甘草查尔酮A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MMP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正>阴囊湿疹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其病因复杂,病程常反复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我科于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利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治疗阴囊湿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1]具有典型皮损,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皮肤皱纹深厚,浸润肥厚,有薄痂和鳞屑,色素增加,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自觉症状表现为中重度的瘙痒,部分有灼热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伤寒论》所揭示的非药物疗法作用机理和应用规律。其作用机理在于通过助药力、缓药性、祛邪、调养、探试等作用,达到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和尽可能保全胃气的目的。其应用规律是辨证施治。它可指导正确使用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4.
红斑狼疮皮损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红斑狼疮皮损区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红斑狼疮皮损区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CD4 T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存在CD4 T细胞活性增强,CD8 T细胞功能抑制,从而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Bcl-2及CD4^+、CD8^+T细胞在红斑狼疮皮损区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红斑狼疮皮损区T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及淋巴细胞Bcl-2进行检测,并与17例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Bcl-2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8^+T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Bcl-2的表达与CD4^+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表达呈负相关。结论:红斑狼疮皮损区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增强可能会导致CD4^+和CD8^+T细胞凋亡异常,从而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溃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5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雷贝拉唑,20mg/次,早晚餐前30min;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治疗组75例溃疡汤(半夏10g,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各6g,黄连3g,大枣5枚),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7%。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左面部黑色肿物90d于我科就诊.90d前患者左耳前出现一米粒大小肿物,伴红、肿、热、痛,未重视.肿物渐增大,表面有渗液.患者既往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十余年,一直服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耳前可见一1.2cm×1.2cm×2cm黑色柱状肿物,顶部一条状凹陷,质硬,有压痛,界限清楚,表面少许渗液,基底略红肿,无浸润;耳后,左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图1).查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梅毒血清学化验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双手、足红斑、水疱2天于我科就诊。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咽痛,后双手、足出现红斑,水疱,同时伴低热,体温38.5℃左右,乏力。患者邻居小孩患有手足口病。体格检查:T 38.0℃,咽部充血,扁桃体II°肿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足可见数个米粒至绿豆大水疱,四周绕以红晕,疱呈圆形、椭圆形,壁薄,疱液清(图1、2),躯干与臀部未见皮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0×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白花丹素作用于乳腺癌MCF-7和BT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LC3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LC3B、AMPK和p-AMPK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白花丹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和BT549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其IC50分别为15.9μmol/L和13.51μmol/L;16、32μmol/L白花丹素处理后,MCF-7细胞MMP降低,ROS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LC3BⅡ、p-AMPK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使用AMPK抑制剂(10μmol/L Dorsomorphin)或自噬抑制剂(5 mmol/L 3-MA)与白花丹素(32μmol/L)同时处理MCF-7细胞后,LC3BⅡ、p-AMPK蛋白表达较单独使用白花丹素(32μmol/L)时降低(P<0.01,P<0.05);使用溶酶体抑制剂(10μmol/L氯喹)与白花丹素(32μmol/L)同时处理MCF-7细胞后,LC3BⅡ、p-AMPK蛋白表达较单独使用白花丹素(32μmol/L)时升高(P<0.01)。结论白花丹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噬,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Bcl-2及CD4 、CD8 T细胞在红斑狼疮皮损区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红斑狼疮皮损区T细胞亚群CD4 、CD8 T细胞及淋巴细胞Bcl-2进行检测,并与17例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Bcl-2淋巴细胞和CD4 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8 T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Bcl-2的表达与CD4 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与CD8 T细胞表达呈负相关.结论:红斑狼疮皮损区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增强可能会导致CD4 和CD8 T细胞凋亡异常,从而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