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肠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转移性EA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右大腿皮肤EA术后1年,小肠镜示肠腔内黏膜呈息肉状突起,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条索状分布,部分形成血管样裂隙,细胞呈乳头状生长,细胞圆形或多边形,空泡状胞质,内含红细胞,其组织形态呈典型的EA。免疫组化标记CD31、ERG、Fli-1、CK均阳性。FISH检测CAMTA1基因断裂阴性。结论小肠原发性或转移性EA临床罕见,预后差,需与低分化癌或转移癌、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些类型具有家族聚集性。Lynch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主要因相关基因突变致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异常、减少或缺失而致病,其主要包括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考虑到MLH1和MSH2基因的胚系突变占Lynch综合征总突变近90%,因此本文将着重综述近年来错配修复蛋白基因MLH1的突变,整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创始人突变。通过对公共数据库已有报道突变及单中心收录数据比较,从而对其诊断,基因筛查,为了解不同人种和地域的Lynch综合征创始人突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K5/6和EGFR在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IBC)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8例IBC中CK5/6、EGFR、ER、PR、HER-2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CK5/6、EGFR与IBC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及其他相关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CK5/6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8/191)、3.1%(6/191)、9.6%(7/73)、11.4%(13/114)、45.6%(68/149);EGF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9/191)、7.9%(15/191)、26.0%(19/73)、58.8%(67/114)、65.8%(98/149)。CK5/6、EGFR在五组分子分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K5/6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1)。CK5/6、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P<0.01)。结论在IBC中CK5/6与EGFR的表达有关,分子分型可为IB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特异性相关结合蛋白1(HAX1)和突变型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UALCAN数据库及qRT-PCR分析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AX1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AX1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HAX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利用GEPIA数据库对HAX1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AX1 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表达;HAX1阳性表达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中度正相关(χ2=36.468,r=0.551,P<0.05),且均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血CEA水平以及Ki-67的表达密切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HAX1阳性表达(P=0.008)、突变型p53表达(P=0.022)、淋巴结有转移(P=0.003)、FIGO高分期(P<0.001)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法(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基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AX1与TP53、MKI67、BAX、CCNE1、POLE1、MSH2、MSN6及PMS2的表达相关。结论:HAX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正相关,两者表达模式可综合评估该肿瘤的恶性程度、进展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子宫内膜癌的术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1 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3例宫颈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Survivin、VEGF和Ki-67的表达,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疗效与Survivin、VEGF和Ki-67的表达.结果 ①化疗前Survivin、VEGF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81.4%(35/43)、65.1% (28/43)、76.7%(33/43),化疗后分别为44.2%(19/43)、18.6%(8/43)、20.9% (9/43),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os);②43例宫颈癌化疗后,CR14.0%(6/43),PR 65.1%(28/43),SD 18.6%(8/43),PD 2.3% (1/43),临床总有效率达为79.1% (34/43);③Survivin阳性率完全缓解患者为0%(0/6),部分缓解为35.7% (10/28),而无效100%(8/8)和进展中10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VEGF完全缓解患者中阳性率为0%(0/6),部分缓解为3.6%(2/28),无效62.5%(5/8)和进展中10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Ki67阳性率在完全缓解患者为16.7%(1/6),部分缓解为3.6% (1/28),而无效1oo%(8/8)和进展中10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S).结论 Survivin、VEGF和Ki-67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显著高于化疗后,且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er2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等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59例中Her2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59例中Her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64.4%。两者表达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和Ki-67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和Ki-67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不同分子分型的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5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中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R在不同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5%(137/184)、56.1%(96/171)、67.8%(40/59)、56.0%(56/100)、32.2%(3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AR阳性率为29.2%(158/542),明显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蛋白表达在年龄分组及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与ER、PR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AR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均有一定的表达,联合检测AR和ER、PR、HER2及Ki?67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病例 1 男,62岁.患者进行性吞咽障碍伴哽噎、胸骨后疼痛1个月,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可见一4 cm×4 cm的充盈缺损,伴桥行黏膜,病灶表面可见龛影,食管下段有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4~37 cm处食管前壁见一肿物,表面有结节状突入腔内,占据近食管半边.病理检查提示:食管低分化恶性肿瘤.于2007年8月2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下段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探及食管下段肿块,长约4.0 cm,食管旁见大小为0.5 cm×0.5 cm的淋巴结数枚,质韧.切下肿块后,食管内有一3.5 cm×2.5 cm×2.5 cm息肉样物突入食管腔.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已侵入肌层,食管旁6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SIRT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及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术中取患者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β-catenin的表达,探讨这两种基因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结果肠型胃癌组织中SIRT1阳性率为30.26%(23/76),弥漫型SIRT1阳性率为85.29%(2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肠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阳性率为60.53%(46/76),弥漫型β-catenin阳性率为8.82%(3/34);有淋巴结转移者SIRT1阳性率为55.26%(42/76),无淋巴结转移者SIRT1阳性率为20.59%(7/34);按照TNM分期,Ⅰ~Ⅱ期SIRT1阳性率为13.04%(6/46),Ⅲ~Ⅳ期SIRT1阳性率为67.19%(4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可能是参与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可作为手术治疗前的评价指标,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情发展程度呈正相关,是判断疾病发展的标志,另外SIR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β-catenin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65岁,发现盆腔包块1天入院。1天前出现阴道少许流血,无明显腹痛,偶有腰酸。无皮肤潮红、腹泻、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B超示:左侧附件区探及一8.8 cm×8.6 cm×5.7 cm的混合回声。CT示:左侧附件区见一大小6.6 cm×6.4 cm×5.5 cm的肿块,其内见脂肪密度影及板块状钙化灶,上缘及病灶中央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考虑为左侧卵巢畸胎瘤。遂行附件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