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存活29例,所有患者术前存在下肢急性缺血的症状,如疼痛,麻木,苍白,皮温降低,运动障碍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2例患者术后可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13例患者术后未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而超声多普勒听诊器可闻及胫后,足背动脉血流声。4例患者行截肢术,股部淋巴漏1例,代谢性肌肾综合征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随访3月~3年,没有截肢患者中,17例恢复正常生活,8例仍有不同程度下肢缺血症状。结论要提高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首先要加强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认识减少早期漏诊,误诊,尽快采取取栓,导管溶栓等外科干预手段,缩短缺血时间,其次,重视围手术期其余干预手段,强调内环境稳定的维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肠系膜上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少见的 ,原因不明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早期诊断困难。我院 1998年收治 2例 ,经手术治愈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16岁 ,因“腹痛五天 ,加重伴呕血一天”入院 ,即往健康。查体 :T 37.7℃ ,P 110 / min,R 2 4/ min,BP 18.5 / 11.5 k Pa。全身皮肤多处大片瘀斑 ,全腹胀 ,压痛 ,无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 ,右下腹穿刺得不凝血液。入院诊断 :呕血待查 ,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后 CT报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空肠壁肿胀 ,多普勒超声报告门、脾、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部分堵塞 ) ,肠壁水肿。血小板 310× 10 9/ L ,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的变化对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法测定63例DV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FⅫ:C,同时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酶联免疫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I-1:Ag)及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结果DVT组FⅫ:C和PLG: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5例(7.9%)年龄<45岁的患者FⅫ:C低于正常对照组x--2s。PAI-1:Ag、D-D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t-PA:A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Ⅻ:C下降易导致纤溶酶原内激活途径受抑制,DVT的形成与FⅫ:C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凝血因子Ⅻ活性的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的变化对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法测定63例DV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FⅫC,同时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酶联免疫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I-1Ag)及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结果DVT组FⅫC和PL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有5例(年龄均小于45岁)FⅫC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标准差以下(占7.9%),而PAI-1Ag、D-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t-PAA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ⅫC下降易导致纤溶酶原内激活途径受抑制,DVT的形成与FⅫC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颈静脉扩张症的病因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冠锋 《浙江医学》2000,22(10):620-620
原发性颈静脉扩张症是一种静脉扩张性病变,其病因与颈部血管瘤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有特殊性。本院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11例,现对其病因及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15~66岁,平均35.9岁。发病部位:双侧颈内静脉1例,右侧颈内静脉2例,右侧颈外静脉4例,右侧颈前静脉1例,左侧颈外静脉2例,左侧颈前静脉1例。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6个月。1例右颈内静脉扩张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和同侧颈动脉迂曲。2.临床表现:11例均表现为锁骨上、颈侧部持续存在或时隐时现之肿块,大声说话、屏气…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并不常见的肠缺血性疾病,可导致肠坏死,但在肠坏死需要剖腹探查的患者中仅有千分之一被诊断为MVT,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仅6.2%为MVTE。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非特异性,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故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早期发现该病的特异性表现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开通髂血管,择期再对股胭段病变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成功,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明显增大,静息痛好转,肢体溃疡愈合.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65±0.18,与术前(0.28±0.14)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支架植入后髂动脉均通畅;有2例行旁路转流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狭窄解除.1例患者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余患者旁路血管通畅,血运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降低手术难度与复杂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分析本院器官移植中心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期间6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原位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临床资料与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31-63岁,全部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TNM分期标准:术前T1N0M0 1例,Child C级,T3N0M0期1例,Child B级,T4 N0M04例,Child C级1例,B级3例,其中2例有门静脉癌栓形成,所有患者经腹部超声、CT、头颅CT、胸部CT及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后证实,无远处转移。移植前行不规则肝切除术4 例;经肝动脉行栓塞化疗(TACE)2次者1例,5次者1例。6例患者均采取无静脉转流下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供肝热缺血时间3-7 min,平均4.2mm,冷缺血时间3.5-11  相似文献   
9.
10.
胃癌合并黑棘皮病(acanthosisnigricans,AN)临床少见。我们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8岁。因全身皮肤变黑伴瘙痒2年,上腹疼痛伴乏力、消瘦4个月。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癌,于1999年12月5日入院。查体:面部、躯干、四肢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