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需要进行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陆床麻醉作用。结果:在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特点(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有2人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占5%;对照组有10人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占2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快、拔管时间短、睁眼恢复快,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代谢及血清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6例,麻醉危险度(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全静脉麻醉维持深度,监测插管即刻(t_0)、硬脑膜切开前(t_1)、动脉瘤夹闭前(t_2)、动脉瘤夹闭即刻(t_3)、和手术结束时(t_4)的各时间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_2)、动脉血乳酸浓度(La)、静脉血乳酸浓度(Ljv)、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DLjv-a),两组同步抽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患者的血清SI00β蛋白、NS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患者在t_0、t_1、t_2时点血压(BP)、HR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在t_3、t_4这2个时点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Da-jvO_2),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SjvO_2明显降低,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t_0、t_1、t_2、t3、t_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S100β蛋白、NS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改善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增加脑含氧量。降低血液中S100β蛋白、NSE含量,减少神经损害,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乳剂和靶控输注丙泊酚乳剂进行麻醉;观察术前5 min、术后5min、术后30 min、术后24 h及48 h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术后依托咪酯组患者血清COR及ALD浓度较术前降低,而血清ACTH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术后48h血清COR浓度恢复术前水平,术后24h血清ACTH、ALD浓度恢复术前水平;丙泊酚组患者术后血清COR、ACTH、ALD浓度与其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术后5 min、术后30 min及术后24h血清COR浓度较低,术后5min及术后30 min血清ACTH浓度较高,术后5min及术后30 min血清ALD浓度较低,与丙泊酚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较丙泊酚更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短暂,术后48 h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例颅脑手术患者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n=83)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n=88)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和炎症反应因子NSE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麻醉后记忆力评分、定向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和回忆能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后血清中NSE、S-100β、IL1β、IL2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变化程度更明显(P<0.05)。实验结果证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后颅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但变化幅度低于单独采用瑞芬太尼组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