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不断推广与完善,快速康复成为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围手术期ERAS管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吻合口漏等)难以早期发现,从而增加了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大量文献提出,一些炎性因子与术后吻合口漏有显著相关性,且对其发生有重要预测价值,但其在ERAS风险管控中的预测价值尚无报道。文章就炎性因子在消化道肿瘤术后ERAS管理中预测吻合口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寻找较敏感的预测指标,指导患者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腔COPT和CBCT受检者的体表辐射特征,做好全口腔影像检查的辐射防护。方法应用长杆电离室和X射线多功能检测仪,采用非介入式方法测试COPT和CBCT影像接收器处的辐射剂量,计算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和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在最小技术条件下,CBCT和COPT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分别为0.21、0.13 mGy,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为20.10、8.65μGy/mAs。在最大技术条件下,CBCT和COPT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分别为20.05、4.49 mGy,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为178.2、21.02μGy/mAs。在临床常用技术条件下, CBCT(84~90)kV和COPT(62~70)kV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分别为(16.61~18.62)和(0.87~3.12)mGy,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为(105.3~138.2)和(11.42~14.42)μGy/mAs。结论口腔CBCT受检者入射体表辐射剂量高于COPT。口腔临床和放射医生要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合理应用COPT与CBCT。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哈萨克族,顺产,2个月大.因"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2 d"急诊入院.否认妊娠期疾病或服药史.患儿无明显诱冈开始出现呕吐、腹胀症状,停止排气及大使,第二天症状较前加重.体温达39℃,第二三天凌晨2:00急诊入院.身体检查:T 38.7℃,P 180次/min.神智清楚.精神差.无哭闹,吸吮及拥抱反射正常,全身皮肤无发花及淤斑,皮温和皮肤弹性正常,四肢末梢循环可,心肺未查及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列线图模型。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手术信息资料。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9例;病理TNM分期0期11例,Ⅰ期42例,Ⅱ期62例,Ⅲ期89例。根据2009版改良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级,将Ⅱ级以上的并发症定义为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分析患者一般基线特征、病理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特征与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对临床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运用R软件(R4.0.3)绘制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C-index验证和评价列线图模型。 结果204例患者中,共有39例(19.11%)患者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吻合口漏(14例,9.03%;行Dixon术式和结肠肛管吻合术共155例)、肠梗阻(14例,6.86%)、肺部感染(13例,6.37%)、肠造口相关并发症(5例,5.95%;包括Miles术式、Hartmann术式预防性造口共84例)、术后出血(9例,4.41%)、腹腔感染/盆腔感染(6例,2.94%)、排尿困难/尿潴留/尿路感染(5例,2.45%)、切口感染(3例,1.47%)、静脉血栓(1例,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χ2=6.677,P=0.010)、既往腹部手术史(χ2=5.260,P=0.022)、术前白蛋白<40 g/L(χ2=9.495,P=0.002)、术前CEA增高(χ2=4.976,P=0.026)、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χ2=6.683,P=0.010)、术中出血量>100 mL(χ2=10.694,P=0.001)是直肠癌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基础疾病(OR=2.770,95% CI:1.175~6.531,P=0.020)、既往腹部手术史(OR=2.538,95% CI:1.023~6.295,P=0.044)、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OR=2.376,95% CI:1.077~5.239,P=0.032)、术中出血量>100 mL(OR=3.154,95% CI:1.339~7.427,P=0.009)、术前白蛋白<40 g/L(OR=3.403,95% CI:1.514~7.653,P=0.003)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直肠癌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合并基础疾病78分、既往腹部手术史72分、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为74分、术前白蛋白<40 g/L为100分、术中出血量>100 mL为80分,各因素积分总和即为总分,总分对应的概率即为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区分度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AUC值为0.775(95% CI:0.694~0.855),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校正后C-index指数为0.747,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中出血量>100 mL、术前白蛋白<40 g/L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评估、营养支持和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出血量是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概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前哨淋巴结(SLN)中与结直肠癌早期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术中取43名结直肠癌早期患者的SLN及对应的正常淋巴结(NLN).提取SLN和NLN两组总蛋白后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法对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和鉴定.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中的转移相关蛋白行进一步研究.结果 两组间检测出40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SLN中表达升高且与转移相关的蛋白分别为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 hnRNP A1)、埃兹蛋白(Fzrin)、微管蛋白β-2C (tubulin β-2C)和膜联蛋白A1(Annexin A1).蛋白定量结果显示两组间4种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SLN与NL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筛选出的4种转移相关蛋白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淋巴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小肠幼年性息肉致肠套叠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7年9月收治小肠幼年性息肉致肠套叠患者1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7岁,患儿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以“腹痛、恶心、呕吐3d,排脓血便1d”为主诉于2007年9月29日入我院传染科治疗,入院查粪常规示红色稀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8月间5例腹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大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病人术后出血量500~1200 ml,均经再次腹腔镜探查手术,最后确诊为腹壁穿刺孔出血,除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为脐部交通静脉损伤出血外,其余4例均为腹壁肌层或腹膜外动脉损伤出血;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孔部位重新缝合止血,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重视穿刺孔出血是防止术后腹腔大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男,6l岁。于2007年9月2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持续至第2天,自行口服阿斯匹林8片(4g),发热症状渐消失,但晚间出现上腹胀痛不适,至4日晚23时疼痛逐渐加重,3h后开始呕吐暗红色血性物约200mL,仍感腹胀腹痛,伴频繁呕吐,在外院行腹部X线片检查示肠梗阻,对症治疗无缓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层连续手工缝合法重建消化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层连续手工缝合法重建消化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20例行食管空肠吻合,其中包括3例近端胃切除术后双通道吻合;12例行胃空肠吻合。手术时间平均(293.13±33.71)min;消化道重建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平均(46.75±15.33)min,胃空肠吻合时间平均(37.08±14.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38±93.74)mL,中位住院时间10 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经引流、营养支持治愈;随访2~22个月,胃镜或造影检查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单层连续手工吻合法安全、有效,同时因其优化了传统手工吻合、节省了费用,可作为器械吻合的有效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4例,未出现切口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感染率为14.29%。结论:预防性LA术后切口感染需要采取早期诊治、保护切口、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和渗出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