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内皮祖细胞(EPCs)在小鼠肾癌(RCC)中的分布特征,探讨EPCs在肾癌新生血管化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BALB/c裸鼠7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35只)、B组(35只),另取6只作为对照组(C组)。A组小鼠右肾下极移植人肾癌细胞,B组为假手术,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实验后21、28、35、42、49d,A、B、C组各时间点分别处死7只、7只和1只小鼠,收集标本评估C组右侧正常肾组织(NT)、B组右肾损伤肾组织(ST)、A组的癌组织(1Tr)和癌旁组织(AT)中EPCs水平及分布,以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趋化因子受体(CXCR4)等mRNA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T中EPCs水平在28d后逐渐升高,明显高于TT、NT及ST中的表达(P〈0.05);TT中EPCs水平则先升高以后逐渐降低,且明显高于NT中表达(P〈0.05)。免疫荧光检测EPCs主要聚集于A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T中MVD明显高于TT和NT,而TT中MVD则低于NT(P〈0.05);AT中VEGF、FLK、SDF-1和CXCR4 mRNA水平对比,TT和NT明显升高(P〈0.05)。结论 EPCs可通过分泌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参与血管形成来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化,并以此促进肾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来源的微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间信号转导载体,可通过与靶细胞进行特殊反应、传递遗传物质如mRNA、miRNA等,促进血管生成,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等,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SDF-1/CXCR7轴是一对重要的趋化因子配体/受体,在胚胎发育、炎症反应、肿瘤形成及血管新生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SDF-1/CXCR7轴可促进内皮祖细胞及肾祖细胞生存、增殖、黏附以及跨内皮转移等,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肾癌旁组织中CD34+/Flk-1+内皮祖细胞(EPCs)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肾癌浸润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建立裸鼠原位肾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第7、12、17、21天分别处死8只裸鼠,收取癌旁组织,对照组同时间收取相应部位肾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旁组织中EP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配体Flk-1表达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旁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肿瘤形成12、17、21d,癌旁EPCs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呈现上升趋势(P〈0.01)。各时间段癌旁VEGF表达递增(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1)。Flk-1表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P〈0.01)。癌旁MVD表达与VEGF一致,整体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PCs在肾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参与癌旁血管新生,可能与肾癌的浸润性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5.
PD-1/PD-L1主要通过调控T细胞的活性,产生免疫逃避,在T细胞增殖、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的研究发现PD-1/PD-L1在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获取EPC并标记.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进行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行EPC移植;IRI组缺血再灌注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假手术后注入EPC.检测IRI后24、48 h 3组大鼠的肾功能,观察IRI后72 h 3组大鼠肾组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EPC在肾组织中的归巢情况.结果:肾IRI后72 h,移植组肾脏皮髓交界处内可见少量CM-Dil阳性细胞.移植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肾损伤明显减轻(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髓源性EPC移植对急性肾IRI有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来减轻IRI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有研究结果证实,缺血预适应(IPC)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手段,在肾脏等脏器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它包括早期IPC和晚期IPC,不同的IPC阶段发生的具体机制不同.Patschan等[3]发现,内皮祖细胞( EPCs)可能参与了IPC的上述的脏器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小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SKCa)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用同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同系正常血压大鼠(WKY)各8只,10%利多卡因麻醉后连续检测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并用5 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CN)记录ICP/MAP值变化?运用Western blot 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5 V电刺激后SHR组ICP/MAP值显著低于WKY组(0.31 ± 0.04 vs 0.76 ± 0.06),SKCa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SHR组(0.18 ± 0.01?0.39 ± 0.01)较WKY组(0.49 ± 0.02?0.81 ± 0.0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血压可以降低大鼠勃起功能,这可能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表达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介导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对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保留肾单位组(NSS)?缺血预适应 + 保留肾单位组(IPC)?术后24 h分别留取大鼠外周血?肾脏组织?采用血生化?病理学观察肾功能改变;免疫荧光观察3组大鼠肾组织中EPCs归巢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微血管新生;QPCR检测血管生成因子mRNA表达?结果:IPC可显著降低大鼠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管损伤评分(P < 0.05),促进EPCs归巢至损伤肾脏组织?与sham组和NSS组相比,IPC组大鼠肾脏组织微血管新生显著增强(P < 0.05),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mRNA表达升高(P < 0.05)?结论:IPC可介导EPCs归巢至损伤肾脏,后者可能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肾脏微血管新生,达保护肾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