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借鉴北美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从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项目,招收优秀非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4年医学课程。经过20年的实践,交大医学院已积累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同时也面临问题和困惑。本研究对比分析交大医学院和美国一流医学院校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4+4"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与规模、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未来交大医学院还需通过凸显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招生标准与流程,优化课程体系,平衡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等举措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助力推进"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优秀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2.
3.
国家教育、医疗行业需求及外部环境都提出了培养"医+X"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诉求,近年来"医+X"取得的发展为本科阶段设置相关专业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医学交叉学科发展现状,总结了现有的本科阶段"医+X"培养模式,论证了要从优化制度设计和聚焦交叉前沿两方面来为"医+X"新专业设置做好支撑,同时提出"医+X"新专业设置也要关注民生、师资、就业3个特征要素。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表明眼眶脂肪组织异常增牛是引起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就眼眶前脂肪细胞的来源、脂肪生成的调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居眼眶疾病的首位.该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目前治疗上还欠规范.要加强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视功能的监测;重视激素的规范化应用;积极开展手术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救患者视功能,改善容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羊膜和唇黏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矫正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和重建结膜穹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7例(18眼)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Ⅱ度烧伤2眼,Ⅲ度烧伤14眼,Ⅳ度烧伤2眼;所有病例均在分离睑球粘连后,采用唇黏膜移植修复睑结膜和球结膜缺损;做1~3对穹窿加深固定唇黏膜植片,利用健眼或患眼未损伤区的自体角膜缘移植修复角膜缘损伤,以新鲜羊膜覆盖整个角膜至穹窿,上下睑缘临时缝合,术后加压包扎1周限制眼睑活动。回顾患者术后情况和随访资料,分析疗效(成功、部分成功和失败),统计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24个月)。17例患者中,完全成功12例,结膜穹窿解剖深度与对侧健眼对称,无粘连和瘢痕形成,眼球活动自如;部分成功3例,术后局部瘢痕增生,重建结膜穹窿略狭窄,解剖深度达到正常深度的2/3以上;手术成功率为88.24%;失败2例,术后睑球粘连复发,穹窿消失。结论羊膜和唇黏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能有效矫正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重建稳定结膜穹窿。  相似文献   
7.
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双向转化的研究体系,是将临床医疗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基础研究方向,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它是一个双向、不断循环向上的永无止境的研究过程。转化医学在眼科的应用发展包括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人工角膜和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研究、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眼科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定位和眼科新型药物的开发等。眼科转化医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结合个体化三维钛网在复合性眼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和眼科联合治疗的陈旧性单侧眶颧骨折伴眼球内陷畸形病例64例,其中2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术治疗以提高颧骨复位的准确性,术前眼球内陷平均5.71mm;39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术前眼球内陷平均4.96mm。眶重建中,35例采用钛网,12例采用聚乙烯聚合物(Medpor),5例采用羟基磷灰石板(HA),12例采用钛网+Medpor或HA。手术前后进行眼眶CT扫描、冠状和三维骨重建,术后评价颧骨复位和眼球内陷矫正效果。结果:计算机辅助治疗术后颧骨复位的满意率为92%,眼球突度满意率(≤2mm)为82%,轻度眼球内陷率(≤3mm)为17%。传统手术颧骨复位满意率为74%,眼球突度满意率为74%,轻度眼球内陷率(≤3mm)为19%,中度眼球内陷率(≤4mm)为6%。眼球突度满意率,单纯使用钛网为74%,联合材料为83%,Medpor为67%,HA为20%。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可提高陈旧性眶颧骨折伴眼球内陷畸形的治疗效果;钛网联合Medpor是治疗严重眼球内陷畸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 DON)是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引起视神经功能损害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眶内肿胀的眼外肌压迫眶尖视神经所致。早期诊治对疾病的疗效和预后至关重要。眼眶影像学检查在DON的诊断和评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显示眼眶组织解剖结构,评估疾病分期及疗效,还能帮助识别倾向于发展为DON的患者。本文回顾了DON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着重对DON的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CT、MRI和多普勒超声研究。  相似文献   
10.
眼眶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种类较多且转归复杂的一类眼科疾病,主要包括炎症、外伤、肿瘤和血管性疾病,可导致视力损害、眼部结构破坏、面部外观畸形,甚者威胁患者的生命.由于眼眶病种类较多,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复杂,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专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眼眶病的基础研究工作,尤其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致病基因及其调控分子研究,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眶骨缺损修复和再生研究,眼眶淋巴瘤发病机制和免疫分型研究,眼眶静脉畸形的病理基础和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等,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我国的眼眶病基础研究起步晚,相关的研究人员少,尚不能满足目前眼眶病研究的需求,在眼眶病的基础研究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眼眶病患者数量多、科研资金投入逐渐增加的优势,加大创新性基础研究力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临床转化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眼眶病的基础和转化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