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对石蒜碱2-位羟基构型翻转的研究,为化合物asiaticumine B的半合成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氧化再还原的方法,探索石蒜碱2-位羟基构型的翻转。结果 完成了石蒜碱2-位羟基构型翻转,总收率49%。结论 探索出一种高效便捷的对石蒜碱2-位羟基构型翻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剂量依托泊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VP16 1.2 g/m2分3 d静脉滴注,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CSF每天5 μg/kg,分2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 VP16应用后12 d(10~15 d)开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获得单个核细胞(MNC)7.8×108/kg[(5.2~11.3)×108/kg],CD+34细胞7.2×106/kg [(5.3~13.1)×106/kg]。18例患者采集1次,13例采集2次。所有患者移植后均恢复造血,外周血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 d(9~18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 d(10~21 d)。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剂量VP16和G-CSF 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祖细胞有效、安全,可获得满意的动员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5.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当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庆祝自己节日的时候。我们总是以关切的心情走近一个特殊的群体——身患糖尿病的小朋友。在此,我们衷心地祝愿糖尿病患儿节日里心情愉快;温馨地提醒他们在过节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北京参加12009年糖尿病国际论坛时,呼吁各国政府认识到糖尿病所带来的威胁与挑战。他说:“目前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会有一人因糖尿病而不得不截肢,造成失明和肾功能衰竭者更是比比皆是。”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AniIKapur在此次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假如我们花3美元用于预防糖尿病的教育,不让他发展成糖尿病足,那么,政府至少可少花450美元去用于糖尿病足的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特点及中医药在痛风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痛风动物模型的系统回顾,对模型制作的现状、常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归纳及评价;对痛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进行分析,分析中医药治疗痛风疗效的优劣。结果:现有痛风动物模型存在一些不足,新的痛风模型应结果多种造模因素;中药治疗痛风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通过复合因素可完善痛风模型,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同时提高防治痛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保肝药的分类与应用。方法:保肝药通常分为四类:生理活性物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化学合成药物;中成药复方制剂等。结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很多药物都需经肝脏分解、转化,肝病的用药应注意。  相似文献   
9.
10.
益母草总碱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益母草总碱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连续3周sc丙酸睾酮5 mg.kg-1.d-1,造前列腺增生模型,将模型小鼠分为5组,分别ig 160,80,40 mg.kg-1的益母草总碱液,450 mg.kg-1癃闭舒胶囊混悬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另设一组空白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1 h后处死小鼠,观察益母草总碱对前列腺指数,对前列腺、睾丸、附睾、胸腺、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与前列腺增生模型组比,益母草总碱160,80,40mg.kg-1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前列腺指数分别为(0.53±0.14),(0.51±0.11),(0.64±0.18)mg.g-1;可显著减改善前列腺增生伴发的睾丸、附睾病变;益母草总碱160,80,40 mg.kg-1可显著改善前列腺增生伴发的胸腺、脾脏萎缩,胸腺皮质厚度及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4.16±2.22),(26.28±3.20),(26.32±3.31)μm及(60.3±4.5),(68.2±5.2),(53.3±4.2)个,脾小结及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4.18±2.32),(16.14±3.04),(29.26±3.52)μm及(17.2±2.0),(15.3±3.1),(28.3±3.4)个。结论:益母草总碱对丙酸睾酮所致的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有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