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裸鼠的致瘤性。方法:培养扩增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成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注射裸鼠。观察8周裸鼠体内有无肿瘤生长。结果:裸鼠注射细胞后无明显不适,8周观察期内裸鼠体内未见肿瘤生长,病理组织学检测未见异常。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导致肿瘤发生的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3.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35例患者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5、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同期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IL-2、IL-5、IL-10、TNF水平均明显降低,TGF-β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IL-2、IL-10水平明显升高.各指标水平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5、IL-10、TNF、TGF-β等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源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培养扩增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培养间充质干细胞48h的上清液;将健康雄性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一次性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只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行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干预;造模前及造模后第7、14、21和28天测量大鼠体重和后足爪体积,同时观察大鼠生存状况;并于干预后第28天摄四肢关节X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干预组大鼠的原发性炎症和继发病变均不明显,关节X片检查和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干预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体重、足爪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可有效干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饥饿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进食量的75%、50%、25%、100%分成高、中、低剂量及空白对照组,根据小鼠进食量计算出100%进食组每日进食量约为0.4g/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0.3g/只、0.2g/只、0.1g/只,连续喂养10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胸腺和脾脏重量,计算胸脾指数;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T淋巴细胞Ea花环形成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的小鼠的体重、胸腺及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饥饿能够影响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方法:收集剖宫产足月胎儿胎盘,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出羊膜问充质干细胞并传代培养,对P1-P3代细胞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阳性分子CD73.APC、CD90-FITC、CIM4.PE、CDl05.Cy5.5和阴性分子CDllb-PE、CDl9.PE、CD34-PE、CD45-PE、HLA-DR-PE,并采用六孔板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AMSCs的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状,hAMSCs在培养3-d达到对数增长期,通过流式检测,发现细胞可表达CD73、CD90、CD44和CDl05,未表达CDllb、CDl9、CD34,CD45、HLA-DR。结论:从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垂直传播登革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对2型登革病毒(DEN—2)的经卵传递能力。方法:用DEN-2 NGC株感染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收集亲代及子1、2、3代蚊虫标本,提取亲代及子代蚊体内病毒总RNA,通过RT—PCR扩增蚊体内DEN—2病毒核酸,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 Ⅰ酶切鉴定。结果:感染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后,子1~3代蚊体内均可检测出病毒核酸。结论:DEN-2能通过白纹伊蚊贵州麻尾株垂直传播,至少可以传3代。  相似文献   
8.
贵州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贵州省白纹伊蚊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DEN)易感性的研究。方法 采集贵州省9个地(州)市共计15个县(区)白纹伊蚊幼虫标本,饲养为成蚊;取羽化后3~5日龄期的贵州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用不同型别的DEN分别经口连续感染3d,于首次感染后的4、7、10、14d收集感染成蚊标本;制备蚊悬液,碘化钠法提取RNA,用DENNS1基因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EN核酸;蚊悬液接种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制作细胞抗原片,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EN抗原;同时感染白纹伊蚊海南株作为对照。结果 DEN1-4型国际参考株感染白纹伊蚊贵州省不同地方株,其感染比率分别为12/15、12/15、8/15和13/15。结论 白纹伊蚊贵州省不同地方株对DEN1-4型国际参考株普遍易感,表明贵州省具备引起登革热流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RPL15基因在K562细胞向红系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确定其对珠蛋白表达及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RPL15在K562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K562细胞中RPL15的表达,进而通过四甲基联苯胺染色、qPCR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K562细胞中血红蛋白、红系分化相关基因以及CD235a和CD71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RPL15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干扰RPL15表达后,向红系分化24、48和72 h的K562细胞血红蛋白染色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向红系分化的K562细胞中α-、β-、ε-、γ-珠蛋白及红系分化相关基因GATA1和HSP70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5);而抑癌基因P5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同时CD235a+CD71+ K562细胞比例在RPL15干扰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 抑制RPL15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提示RPL15正调控红系分化过程。同时P53相关通路、GATA1及HSP70可能参与了RPL15对红系分化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用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E基因核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建立检测登革2型病毒E基因的方法。方法:分别抽提登革2型病毒NGC株和从登革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得到的2型登革热病毒(DV)核酸(RNA),合成CD-NA第一链,经过RT-PCR得到cDNA产物,用Hinf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通过RT-PCR检测登革2型病毒核酸。结论:登革2型病毒E基因核酸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