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3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835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25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449篇
内科学   932篇
皮肤病学   342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1篇
外科学   1107篇
综合类   3885篇
预防医学   1409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173篇
  9篇
中国医学   1418篇
肿瘤学   3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1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明确苗药五藤膏外敷缓解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局部炎症和骨破坏的机制,证实苗医外治就近驱邪的作用。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苗药五藤膏高、中、低剂量组、扶他林组及IL-17阻断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6组均构建CIA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外敷治疗。观察大鼠一般情况,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TRAP染色检测OC生成,ELISA检测各炎症因子的含量,RT-PCR和WB分别检测RANKL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苗药五藤膏能改善CIA大鼠破骨细胞浸润及关节病理性结构,并降低RANKL蛋白、基因表达以及TNF-α、IL-1、IL-6、IL-17含量。结论 苗药五藤膏外敷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致炎因子的分泌,抑制RANKL及OC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3.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修饰是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探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SETD1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有详细临床资料和预后随访信息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切除标本141例及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 SETD1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累及等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 SETD1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2%vs26.0%,P<0.001)。此外,其阳性率的高低还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相关(P=0.009)。而与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神经累及、脉管癌栓、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CA19-9水平无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 SETD1A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 SETD1A阴性组(64.4%vs 76.5%,P=0.03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 SETD1A表达和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N分期)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组织hSETD1A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调控miR-20a/TGFBR2 分子轴对结直肠癌(CRC)顺铂耐药细胞HT-29/DDP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CRC HT-29 细胞、HT-29/DDP细胞为亲本和耐药细胞模型,将HT-29/DDP细胞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APS 处理组、过表达miR-20a + APS 组、沉默TGFBR2 + APS 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PS(0、0.5、1.0、1.5 和2.0 mg/ml)处理HT-29/DDP细胞后,以qPCR和Wb实验检测细胞中miR-20a 和TGFBR2 的表达水平;用CCK-8、Transwell 和Annexin V-FITC/PI 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对HT-29/DDP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0a 与TGFBR2的靶向作用关系。构建裸鼠皮下CRC HT-29/DDP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APS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APS显著抑制HT-29/DDP 细胞的增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miR-20a 在经APS 处理后的HT-29/DDP 细胞中低表达(P<0.01)、TGFBR2 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20a 靶向作用TGFBR2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体内外实验证实APS通过靶向下调miR-20a 对TGFBR2 的抑制作用,提高HT-29/DDP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进而抑制该细胞增殖、侵袭和促进凋亡(均P<0.01);同时发现,该作用与抑制PCNA、Bcl-2 蛋白而促进Bax、Caspase-3 蛋白表达有关联。结论:APS通过下调miR-20a对TGFBR2 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逆转HT-2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Meckel 囊及其周围重要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进行模拟穿刺,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 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Meckel 囊及其毗邻结构相关数据;将卵 圆孔分为内前( Ⅰ)、内后( Ⅱ)、外前( Ⅲ)、外后( Ⅳ)4 个象限,在直视下分别将穿刺针放置于不同象限,模拟 穿刺过程,将球囊置于Meckel 囊中,并记录穿刺结果。结果:Meckel 囊是颅后窝硬脑膜跨过岩尖在颅中窝形成 的一个裂隙样硬脑膜袋,其平均长径(12.56±1.14)mm、宽径(9.17±0.93)mm、高度(4.37±0.85)mm。囊 内包含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分支,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中放置球囊的目标位置,当穿刺针置于卵 圆孔Ⅱ象限时穿刺成功率为75%,高于Ⅰ象限(56%)、Ⅲ象限(25%)和Ⅳ象限(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成功穿刺Meckel 囊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成功的关键,熟悉Meckel 囊及其毗邻重要结构对经皮穿刺球囊 压迫术的操作至关重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比较CT和MRI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后4.5 d内行CT和MRI检查,两者间隔在2 h以内。结果 CT对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但CT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尤其对脑深部组织的小损伤灶的检出率。结论 将MRI检查应用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可弥补CT的不足,提高确诊率,且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参数与定量血流分数(QF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QFR和IVUS检查的116例患者(117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根据Q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QFR≤0.80组(25处病变)和QFR>0.80组(92处病变),比较两组IVUS检查参数的差异。应用Pois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与QFR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QFR≤0.80的预测因素。结果IVUS检查发现,QFR≤0.80组最小管腔面积(MLA)[(3.1±0.8)mm2比(3.6±1.1)mm2,P=0.040]、最小管腔直径(MLD)[(1.8±0.3)mm比(2.0±0.3)mm,P=0.012]显著小于QFR>0.80组,而斑块负荷[(73.5±5.6)%比(68.0±8.4)%,P=0.002]、面积狭窄率[(69.8±8.8)%比(63.8±9.8)%,P=0.007]、斑块偏心指数[(0.83±0.12)比(0.73±0.19),P=0.008]及回声消减斑块比例(52.0%比23.9%,P=0.003)显著高于QFR>0.8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is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LA(r=0.259,P=0.005)、MLD(r=0.300,P=0.001)与QFR正相关,而斑块负荷(r=–0.357,P<0.001)以及斑块偏心指数(r=–0.247,P=0.008)与QFR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斑块负荷>70%(OR 4.531,95%CI 1.443~14.222,P=0.010)和斑块偏心指数(OR 1.066,95%CI 1.014~1.121,P=0.012)为QFR≤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检查结果中斑块负荷>70%以及斑块偏心指数是QFR≤0.80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 μm激光整块切除与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分别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50例)和经尿道电切(48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与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留置尿管、膀胱冲洗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及术区复发率低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病理含肌层率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肿瘤分期精确、减少肿瘤残留,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5岁。因右前臂皮疹2年余于2020年7月1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前臂米粒大丘疹,逐渐增大,无痒痛等自觉症状。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慢性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