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雷  肖立琼  杨婷  黄福华  陈鑫 《心脏杂志》2019,31(2):186-189
目的 比较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在成人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及结果比较。 方法 选取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58例,根据术中采用的插管方式分为股腋动脉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脑灌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 结果 两组共计3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股动脉组(113±18)min、腋动脉组(117±16)min;脑灌注时间股动脉组(25±6)min、腋动脉组(25±6)min、两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股动脉组(266±24)min、腋动脉组(267±24)min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股动脉组(37±26)h、腋动脉组(38±26)h;气管插管时间股动脉组(64±6)h、腋动脉组(63±7)h;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股动脉组(8.5±2.1)d、腋动脉组(8.1±2.2)d、休克的发生率、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对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术后脑部并发症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再搭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再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在51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中,5例患在术后4h内因急性心肌梗死需急诊再搭桥,发生率0.98%。5例患中,男女比例为4:1,年龄56-77岁(平均63.6岁),均为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3例伴左主干病变),手术中搭桥3-5支(人均搭桥3.6支),左乳内动脉桥5根,其余为大隐静脉桥。2例在关胸后20min,3例在回重症监护病房后2-4h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表现(明显心电图ST-T变化),伴室颤2例,5例血液动力学均不稳定,药物处理难以稳定血液动力学。全部患均立即送手术室(2例仍在手术室),急诊再次开胸。探查发现,2例患静脉桥(分别搭桥到回旋支第二钝缘支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内急性血栓形成;另3例所有静脉桥良好,但左室前壁收缩运动明显减弱,结合心电图变化,诊断为左乳内动脉灌注不良。重新建立体外循环,清除桥内血栓重新搭桥2例(1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另取一段静脉搭桥到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吻合口远端的左前降支3例。结果:5例患顺利度过手术,均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22-25h(平均42h)。手术后呼吸机支持4h-18d(平均7.3d)合并消化道出血4例,肾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手术后住院时间12-35d,平均21d。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应重在预防。如怀疑桥有问题,急诊再搭桥是良好选择,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前,心脏移植(HT)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如何提高老年患者HT的成功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已独立完成HT手术14例,其中老年患者3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3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2003年11月(61岁)、2004年2月(62岁)和2005年6月(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顺行性脑灌注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8例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弓部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40例,女8例,年龄(51.3±13.6)岁。手术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胜脑灌注技术。记录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s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认知功能。结果48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237.3±58.5)rain,术中停循环时间(37.3±6.9)min。手术死亡4例,死亡原因: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l例患者术后24h内苏醒,苏醒时间(1513±6.5)h。MMSE评分术前为(28.6±1.1)分,术后1周时为(23.6±4.5)分。随访3l例,随访率70.45%,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6个月时31例患者MMSE评分为(27.6±2.1)分,较术后MMSE评分大幅度提高(户〈0.05),但与术前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联合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脑保护效果,但短期内对认知功能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只要头颅CT排除梗塞或出血病灶,这种负面影响在半年内基本可以自行消除。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为25例二尖瓣单纯关闭不全的病人实施原位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生物瓣置换(MVR)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联合冠状动脉搭桥及其相关心脏手术1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联合冠状动脉搭桥及其相关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患者中,75.4%有Ⅲ-Ⅳ级心绞痛(CCSS),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LM)34例次、左前降支(LAD)130例次、对角支91例次、回旋支84例次、右冠状动脉80例次。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41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18%-69%,其中45%-30% 50例,<30% 13例,伴左心室壁瘤56例,同时伴瓣膜功能不全42例。全部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36例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者同期激光心肌打孔(TMR),同期左心室壁瘤切除三明治式缝合11例,巨大室壁瘤心内补片左室成形45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42例。结果:人均旁路2.46支,6例患者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11-54 h;二次开胸止血6例;室上速/房颤28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2例电转复,余均药物控制;全组手术死亡3例,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人手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均缓解,心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4-60个月(平均12.7月),随访率89%,65例已恢复全日制工作。结论:与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相比,联合冠状动脉搭桥及其相关心脏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但只要设计良好的手术方案,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6岁。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18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3例中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成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4例,2例仅行升主动脉置换,另2例分别行半弓和全弓置换。结果:全组2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94.8±27.1)min,6例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中4例停循环时间平均(28.0±8.5)min。围手术期内,1例Bentall手术后因出血2次开胸止血;术后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7例;术后3例患者因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3 ̄7天后,顺利脱机;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例;1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72h清醒;胸部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1周死于心律失常),余均康复出院。1例Bentall手术后3个月猝死;1例Bentall手术后2个月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主动脉瓣 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6个月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良好存活,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只要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效果。  相似文献   
9.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1年8月~2003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了6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采用环孢素A(CsA),骁悉(MMF)及皮质类固醇(Pred)新三联疗法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 (ET) - 1变化以及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的影响。  方法 :40例 CABG患者分为 A、B两组 ,A组常规手术 ,但术前术后不用硝酸甘油 ;B组围术期用硝酸甘油静脉1mcg/ (kg.min)维持。另选 2 0例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ET- 1。  结果 :CABG患者血浆 ET- 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体外循环 (CPB) 5分血浆 ET- 1明显升高 ,直至术后 6~ 8小时 ;B组血浆 ET- 1上升幅度明显低于 A组 ;A组手术后 2小时和 8小时血浆 ET- 1与平均肺动脉压明显正相关。  结论 :CABG患者 CPB是手术中血浆 ET- 1升高的有力刺激因素之一 ,提示血浆 ET- 1是 CABG一个新的加压指标 ,外源性小剂量硝酸甘油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