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采用颊脂垫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颊脂垫转移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术后转归及对颊、腭部缺损的适应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缺损范围包括后颊和腭部,其中缺损最小面积为2.0 cm×2.5 cm,最大面积为5.0 cm×4.5 cm.研究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采用颊脂垫转移瓣进行修复的过程和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术后7d颊脂垫瓣出现明显的水肿,表面覆盖有伪膜,伪膜在14 d内完全消失.2~3周后,颊脂垫瓣水肿逐渐消退,其表面逐渐上皮化,2个月后再生的黏膜呈粉红色,质地光滑,类似正常口腔黏膜.结论 颊脂垫瓣由于制取较为方便,操作相对安全,切口隐蔽,术后并发症较少,因而成为了修复口腔恶性肿瘤的首要方式,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6种LED固化灯光照射强度随光源距离的增加出现衰减的程度。方法:选择6种LED光固化灯:配置标准光导棒的Bluephase、Bluephase C8和Elipar S10,配置聚光透镜的Ascent PX,配置涡轮光导棒的Demi和Ti-Lite GT-1500。使用光强测量仪在距光源0、1、2、3、4、5 mm测量光固化灯的光照射强度,每一距离测量10次,并计算光强度平均值及相应的光强度衰减率。结果:6种固化灯初始光强度分别为859 m W/cm2(Bluephase C8)、1 121 m W/cm2(Bluephase)、1 133 m W/cm2(Elipar S10)、1 300 m W/cm2(Ascent PX)、1 497 m W/cm2(Demi)和1 192 m W/cm2(Ti-Lite)。除Ascent PX的1~3 mm光源距离外,光源距离每增加1 mm,6种固化灯的光照射强度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距离光源5 mm时,只有Bluephase、Elipar S10和Ascent PX的光强度超过了400 m W/cm2,光强度衰减率分别为56.7%、58.7%、53.8%,明显低于Bluephase C8(66%)、Demi(78.8%)和Ti-Lite(>72.2%)。结论:临床中应尽可能选用高强度LED固化灯并延长照射时间以弥补光源距离增加所造成的光强度衰减,建议选择配置标准光导棒或聚光透镜的高强度LED光固化灯。  相似文献   
3.
王宁  钱冬冬  聂蓉蓉  张缨  李芷 《口腔医学》2016,(10):913-916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对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制作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对南京发现的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调查家族史,比对该病的遗传特征。对患者通过3个月暂时性修复体的试戴与咬合调整建立最适下颌位,在此位置进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修复后定期随访5年,可摘局部义齿主要从安全性、强度、适合性三方面进行评价。固定义齿参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评价标准对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患者家族中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连续三代出现,子代患病率50%,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该患者进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后主观感觉咀嚼功能提高、舒适性良好、面型改善、恢复美观、无颞下颌关节不适。修复体检查结果显示固定部分边缘密合,牙龈颜色形态自然,无牙龈炎,修复体色泽自然逼真,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治疗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在桩核修复中3种不同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应用后不同时间水侵袭条件下牙冠周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用90颗上颌单根管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DULINK、DCCORE和LUXACORE树脂粘接系统进行纤维桩核修复,每组样本分别采用1周和6个月水侵袭后进行染色法实验观察冠周微渗漏情况。结果:3种树脂粘接使用后冠周边缘均出现边缘微渗漏现象,DCCORE树脂粘接系统的样本和其余两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周微渗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ULINK树脂粘接剂和LUXACORE树脂粘接剂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长时间的水侵袭对冠周微渗漏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CCORE树脂粘接系统在冠方微渗漏方面显示优越性,其样本冠边缘微渗漏最小。而长时间的水侵袭后,3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边缘微渗漏都无明显改变,说明无咬合条件下的水侵袭老化实验对树脂粘接剂的性能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时期牙列缺损的间隙保持和义齿修复。方法选择12例因颌骨肿瘤及外伤等造成的牙列缺损患儿,分别制作与使用与该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行使义齿功能,并长期跟踪观察研究,通过X线片和临床检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例牙列缺损患儿分别经过约512年的间隙保持及修复,顺利到达恒牙期第二恒磨牙完全萌出完成咬合接触,有效地保持了缺牙区的近远中距离和垂直距离。所有保存下来的恒牙胚均正常发育萌出到位,位置正常,颌骨发育正常。结论儿童期的牙列缺损的修复必须按照该时期颌骨和牙齿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序列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在血清培养基中的自发牙向分化,并对其特异性牙向和骨向分化的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方法获取孕16.5d(E16.5d)胎鼠的原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分别在含血清培养基和添加自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血清培养基中传代培养,观察细胞是否出现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并检测牙向分化表型和维持未分化表型的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单纯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可在第4代后自发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表型;而添加10^6 U/L LIF的含血清培养基,可使小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未分化表型稳定至第9代。无论细胞是否出现牙向分化,表现成牙间充质细胞特性的Msx1/Msx2、Pax9、Lhx6/Lhx7均有表达;而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后尚能检测到DSPP、Sox9、Cbfα1、Osx等启动向矿化组织细胞终末分化的特异性基因表达。结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自发牙向分化模型可作为诱导其他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牙向分化时的阳性对照,其基因表达模式可为研究其他成体干细胞牙向分化后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牙本质表面玷污层的特性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 将48颗新鲜无龋的人第三恒磨牙暴露出牙本质表面,分别用标准粒径(105~125 μm)金刚砂车针(A组)和标准粒径+细粒径(25 μm)金刚砂车针进行研磨(B组)。研磨后的牙齿分别与Clearfil SA Cement(CSA)和Multilink Speed(MS)两种自粘接型复合树脂水门汀粘接,制成微拉伸试件,试件分别在水中存储24 h和2年,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断裂后的试件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并记录断裂模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研磨后的牙本质表面及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结果 A组SEM观察到研磨后牙本质表面粗糙,玷污层较厚,牙本质小管口未完全栓塞;B组牙本质表面粗糙程度降低,牙本质小管口完全栓塞,玷污层变薄。CSA和MS的B组初期粘接强度显著低于A组(P<0.05);CSA和MS的粘接强度在水储存2年后出现显著降低(P<0.05),CSA的B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A组(P<0.05),而MS的A组与B组间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牙本质表面玷污层特点及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类型都会对粘接强度及耐久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CAD/CAM和3D打印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通过光学扫描仪扫描牙列缺损工作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树脂铸型,最终通过常规包埋铸造完成修复体10件,在患者口内试戴,检查义齿就位情况以及与软、硬组织的适合性。结果:制作完成的修复体外观完整,大部分义齿就位顺利, 有5件义齿就位时稍困难, 局部调磨后, 顺利就位,义齿就位后无翘动,卡环、牙合支托与基牙密合,金属连接体与软组织贴合度良好。结论:CAD/CAM和3D打印技术可用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过微弧氧化(MAO)和水热处理形成的陶瓷膜表面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细胞)的粘附和增殖情况,评价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及MAO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行性。方法纯钛试件分为3组,微弧氧化处理组(M组)、微弧氧化-水热处理组(M-H组)和纯钛对照组,每组各20枚。对不同时间点hPDLF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生长、增殖情况以及ALP活性进行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陶瓷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培养5 d后,改性两组材料的表面细胞增殖比纯钛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各组间细胞增殖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培养4d后,M组和M-H组细胞ALP活性大幅提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AO处理后的纯钛表面对hPDLF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未处理组,增加水热处理工艺较一般MAO工艺可以更有效提高hPDLF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和水热处理形成的TiO2/HA梯度涂层表面的粘附和增殖等情况,评价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及微弧氧化-水热处理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行性。方法:将纯钛试件共60枚分为微弧氧化处理组(M组)、微弧氧化-水热处理组(M-H组)和纯钛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表面形貌并用X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对不同时间点OB细胞在各组材料表面的附着、生长、增殖情况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进行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试件表面呈现多孔状,主要为锐钛矿型TiO2,也包含金红石型TiO2。经过后续水热处理,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试件表面析出一层白色柱形结晶体,同时XRD谱线出现了羟基磷灰石的衍射峰。试件与OB细胞共培养后可见细胞在材料周围生长良好,培养5d后,改性两组的材料表面细胞增殖比纯钛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培养7d后,M组和M-H组细胞ALP活性大幅提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AO及水热处理后的TiO2/HA梯度涂层表面能有效提高OB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