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00多例(20564人次)多种疾病的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简称NB-UVB)进行治疗并获得成功。NB-UVB由最初治疗银屑病,逐渐发展到治疗白癜风、异位性皮炎、瘙痒症、多形性日光症以及早期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皮肤病中,具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波长为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 B,NB-UVB)是最具有治疗作用的成分。经加强安全护理均顺利完成治疗。NB-UVB临床有效率均在70%~80%,未发生NB-UVB治疗严重并发症及差错事故,提示强化治疗前、中、后安全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内的三羧酸循环在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炎性持续性痛、慢性痛和脊髓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右后肢足底注射福尔马林(5%,0.05 ml)制备炎性持续性痛大鼠模型,鞘内注射100 nmol/ml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FC)和/或5×104nmol/ml谷氨酸(L-glutamate,Glu)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1)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FC对大鼠自发伤害性行为(舔咬爪和缩腿反射)有抑制作用,而鞘内注射了Glu部分翻转了该抑制效应;(2)在慢性期,与对照组相比较,单次鞘内注射FC在3 h~2 d的时间点上显著提高大鼠同侧的50%爪缩阈值(P0.01,P0.05),而对侧50%爪缩阈值仅在第1 d时间点显示提高(P0.05)。随后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第9 d,再次鞘内注射FC,与对照组相比,能在3 h提高大鼠的同侧和对侧的50%爪缩阈值(P0.05),而在6 h阈值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多次鞘内注射FC后,能够在3~7 d时间点上显著提高大鼠同侧的50%爪缩阈值(P0.01,P0.05),在2~7 d时间点上显著提高大鼠对侧的50%爪缩阈值(P0.01,P0.05)。随后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第9、10、11 d连续3 d鞘内注射FC,大鼠同侧的50%爪缩阈值的提高仅在鞘内注射日当天发生(P0.01,P0.05),次日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侧的50%爪缩阈值在鞘内注射日第11 d及第12 d有所提高(P0.05),第13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内的三羧酸循环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痛和慢性痛的形成,但是在慢性痛的维持方面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体瘤组织内普遍存在低氧现象,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缺氧条件下传递缺氧信号、介导缺氧效应的关键转录因子;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一个多步骤有序可高度调节的过程,EMT的发生与多种蛋白分子、微环境及Micro RNA等有关,涉及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证实,低氧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刺猬信号通路(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Hedgehog)、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et)信号通路及多种转录因子等途径参与肿瘤EMT调控,目前通过抑制HIF来达到阻断EMT过程的研究日益增多且初见成效,揭示低氧诱导的EMT途径可能成为日后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亚急性低剂量铅暴露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倩琦  陈荣华  秦锐 《卫生研究》2000,29(6):354-356
为探讨亚急性低剂量铅暴露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幼年SD大鼠分成6组,给予含不同剂量铅的饲料8周,观察铅暴露后大鼠血铅、T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8周后各剂量铅暴露组血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铅剂量的增加而呈阶梯状升高。各铅暴露组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CD4明显减少,CD4/CD8比例下降,CD8各组间差异显无显著性;血清TNF-α分泌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olo-like kinase 1(Plk 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lk 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Ieukemia,ANLL)及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患者与19例正常儿童(normal,N)骨髓细胞比较,Plk 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X=43.947,P<0.01),在ANLL及ALL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Plk1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有效靶点及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性治疗初始不可切除K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与预后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仅有肝转移的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外科评估无法行手术治疗,经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治疗后疗效评价为CR+PR+SD,并接受原发肿瘤病灶根治术,同时行或不行转移灶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总结评估其转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西妥昔单抗中位治疗时间12周,其中CR0例,PR11例。18例经过转化性治疗后,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原发灶切缘无癌细胞(RO)切除18例;肝转移病灶RO切除11例,局部治疗7例。生存分析显示:18例中,12例出现复发转移,5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0.80个月,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9.59~37.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病灶数目、大小、治疗前的CEA状态、治疗后早期肿瘤缓解与患者PFS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RAS野生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多种化疗方案转化性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肝转移灶RO切除率,使其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CPT-11) 联合奥沙利铂(LOHP) 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 月- 2012 年7 月在我院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的31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伊立替康180 mg/m 2 静脉滴注2 h,奥沙利铂85 mg/m 2 静脉滴注2 h,21 d 为1 个周期。每1 周期后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3.0 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每2 周期后按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评价疗效,统计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Kaplan-Meier 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31 例中完全缓解(CR)1 例(3.2%),部分缓解(PR)6例(19.4%),稳定(SD)19 例(61.3%),进展(PD)5 例(16.1%),有效率(CR+PR)22.6%,疾病控制率(CR+PR+SD)83.9%。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0 个月(95% CI :3.2 ~ 6.8),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7.8 个月(95% CI :6.7 ~8.9)。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3 级以上5 例(16.1%),白细胞减少3 级以上6 例(19.4%),血小板减少3 级以上3 例(9.7%),贫血3 级以上2 例(6.5%),腹泻3 级以上2 例(6.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焦点衍射型人工晶状体(IOL)和双焦点折射型IOL植入后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IOL植入的52例(104只眼)患者。其中,男性17例(34只眼),女性35例(70只眼);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9.3±11.2)岁。根据患者植入IOL种类分为区域折射组和衍射三焦组。区域折射组植入Lenstec SBL-3型IOL;衍射三焦组植入AT LISA tri 839MP型三焦点IOL。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近视力(UNVA)、裸眼中视力(UIVA)及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脱镜率、不良视觉现象及满意度。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以(±s)表示;UNVA、UIVA、UDVA、BCVA、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对比度视力(VA)及患者满意度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效球镜屈光度(SE)的分布、脱镜率及不良视觉率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与BCVA的关系。结果衍射三焦组术后最小分辨角度对数视力(logMAR)UNVA、UIVA、UDVA及BCVA分别为0.10(0.05,0.10)、0.10(0.00,0.20)、0.10(0.10,0.20)及0.00(0.00,0.05);区域折射组分别为0.05(0.00,0.10)、0.10(0.00,0.20)、0.10(0.00,0.20)及0.00(0.00,0.05),UNVA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6,P<0.05)。衍射三焦组SE在±0.25 D、±0.50 D、±0.75 D及±1.00 D处,分布分别占34.6%、65.4%、90.4%及100.0%;区域折射组SE在±0.25 D、±0.50 D、±0.75 D及±1.00 D处,分别占57.7%、71.2%、78.9%及92.4%。两组SE整体分布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3,P<0.05)。两组平均SE分别为(-0.38±0.43)D和(-0.25±0.4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7,P>0.05)。离焦曲线分析显示,球镜屈光度为2.00 D、-2.00 D及-2.50 D时两组患者的logMAR BCVA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78,-2.416,-2.821;P<0.05)。衍射三焦组术后MTF cut-off、SR、OSI、VA 100%、VA 20%及VA 9%分别为27.7(21.2,37.6)c/deg、0.14(0.10,0.21)、2.4(1.7,2.9)、0.9(0.7,1.3)、0.6(0.4,0.8)及0.3(0.2,0.5);区域折射组分别为18.8(14.1,24.4)c/deg、0.11(0.09,0.13)、2.4(1.8,3.2)、0.6(0.5,0.8)、0.4(0.3,0.5)及0.2(0.2,0.3)。两组患者术后MTF cut-off、SR、OSI、VA 100%、VA 20%及VA 9%与logMAR BCVA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352,-0.211,0.542,0.324,-0.314,-0.287;P<0.05)。OSI与logMAR BCVA的相关度最高且两组间OSI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7,P>0.05)。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分别为(88.28±11.41)分和(87.43±12.62)分;视近脱镜率分别为80.8%和84.6%;不良视觉现象出现概率分别为23.1%和19.2%;平均满意度分别为3(3,4)和3(3,4)。结论两种多焦点IOL均能提高患者术后的主客观视觉质量,术后的有效性、准确性、生活质量、术后脱镜率及满意度相当;此外,区域折射组的术后UNVA优于衍射三焦组,衍射三焦组客观视觉质量均优于区域折射组,OSI可作为早期后囊膜混浊发现及手术时机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华  秦锐 《江苏医药》1991,17(4):196-198
通过对无锡农村3月~6岁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三年防治研究,提示尽管处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小儿的营养性贫血仍有很高的患病率,贫血的患病高峰是6月~2岁,铁缺乏的高峰年龄提前到了3月。三年的防治结果显示,铁剂预防组和宣教组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检测孕中期、产母及脐血铅水平并与3月龄的Bayley婴儿行为记录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以产母血铅及脐血铅水平的第70百分位(0.254μml/L)为分界点、分为相对高铅组及低铅组、进行t检验。结果 3月龄的Bayley婴儿行为记录的30项行为评分中有6项与孕期的铅暴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产母血铅高、低血铅组间婴儿的社交能力、持久和协调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孕期铅暴露即使在较低的水平也可能对婴儿的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