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牙锁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后牙锁患者的矫治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解除锁治疗时间平均为4.2个月,治疗后均可建立广泛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所采用的4种矫治后牙锁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后牙的垂直向高度,有效解除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学科技术联合治疗前牙冠根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前牙冠根折患者,在完善根管治疗后使用正畸力牵引,牵引后3个月进行牙周手术,稳定半年后行修复治疗。结果 21例患牙均形态恢复良好,冠边缘密合,牙龈无炎症,X线片显示根尖周围组织及牙周组织正常,冠根比协调。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冠根折能够恢复良好的前牙牙冠及牙龈形态。  相似文献   
3.
许衍  潘永初  王震东 《口腔医学》2015,35(2):108-111
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远中整体移动下颌牙列,并对其临床疗效及长期稳定性作一初步的探讨。方法选择9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在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间植入微种植体,利用微种植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测量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及下颌第一磨牙牙冠远中移动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及后牙咬合关系。∠SNA、∠SNB、PFH(mm)减小及∠FMA增加均没有显著性意义,∠IMPA、L1-NB(°)、L1-NB(mm)减小有显著性意义,下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99 mm。结论运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到达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目的,且临床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1分类患者的颌骨生长以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3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12例;第1组(R组)使用头帽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2组(T组)使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3组(C组)为对照组,选择同样条件的初诊检查后未治疗者?3组纳入标准相同: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4.5°,前牙覆盖≥6 mm,覆牙合≥3 mm,下颌后缩?分别于治疗前后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T组相比,R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上唇审美平面距(Ls-E)?下唇审美平面距(Li-E)?上切牙露齿度(U1-Stms)?上颌6到FHp距离(U6-FHp)的减少量?驻R更大,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上颌6到CFH距离(U6-CFH)?下颌平面角(SN-MP)?上颌平面角(PP-SN)的增加量更少,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头帽Twin-block矫治器能促进下颌骨生长,同时能够有效抑制上颌骨发育,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改善患者面型?  相似文献   
5.
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外科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特定的解剖结构,该部位的感染较难控制,并容易引发各器官的综合病变甚至导致死亡[1],是引发各类医疗纠纷的重要根源之一.研究者通过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感染者174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前后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牙合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寻求正畸治疗的成年人逐年增多,如何缩短正畸疗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中,牙周骨皮质切开术经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被证实有效,不仅可以加速牙齿移动,还可以有效增加成骨潜能。在其发展的百年间,术式几经改良,本文就牙周骨皮质切开术的历史起源及近年来的术式进展等进行综述,为骨皮质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三段式片段弓矫治技术的下颌牙列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压低辅弓的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三段式片段弓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利用薄层CT扫描技术,结合Mimics、CATIA、Anasys等专业软件建立含有三段式片段弓下颌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所建立的模型上通过Anasys软件中的非线性计算方法分析计算压低辅弓的力学特性及在三段式片段弓作用下下颌牙列的运动趋势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5°~ 25°范围内,压低辅弓前端的力值随角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在30°时达到最大( 0.604 8 N);在 30°~ 65°范围内,压低辅弓产生的力在0.59 N左右波动。三段式片段弓作用下,下颌侧切牙远中唇向倾斜并向龈方压入;第一磨牙则后倾明显并伴有牙冠的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旋转;其余牙齿基本不发生移动。下颌牙列的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侧切牙根的唇侧颈1/3及第一磨牙根分叉处。结论 在适宜压入力的作用下,三段式片段弓技术能有效地压低前牙段,同时控制后牙段的伸长,有利于深覆,特别是高角、露龈笑或成年患者深覆的矫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l、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l、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l、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OPN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及成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加力装置牵引移动大鼠的磨牙,分别在加力后8h、24h、3d、7d处死实验动物,即刻取上颌骨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牙周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膜中张力侧O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OPN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并与新骨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