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妇口服拉贝洛尔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安全性,为促进合理用药及母乳喂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产后继续口服拉贝洛尔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新生儿为观察组,按1∶1以同日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的健康产妇新生儿为对照组,各6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新生儿开奶前、哺乳后24h及48h血压、心率,哺乳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情况,黄疸发生率、程度和消退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60例新生儿均未出现多汗、反应差、胃肠道不适、皮疹、呼吸加快等临床表现,停药7d后及分娩后28d的随访情况也无明显异常。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口服常规剂量拉贝洛尔期间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产生不良影响,不必限定暂停哺乳。早产儿则需要更进一步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减少SMA感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确诊的SMA临床感染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未发生细菌性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与SMA导致临床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资料12项,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部基础疾病、心血管基础疾病、qSOFA评分、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等7项因素与SMA临床感染显著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肺部基础疾病(OR=12.009,P=0.005)、心血管基础疾病(OR=5.082,P=0.018)、机械通气(OR=6.373,P=0.033)、低蛋白血症(OR=14.998,P=0.017)是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积极改善患者肺部基础疾病和心血管基础疾病,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机械通气等侵袭性操作,有利于降低患者SMA临床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至2013年呈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ADR报告431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级及转归情况、关联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1例ADR中,患者男251例(58.24%),女180例(41.76%);ADR多发生于年龄1 d至10岁儿童和61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涉及抗菌药物共12类别和58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为首(38.05%),其次为青霉素类(22.51%)和喹诺酮类(19.26%);给药剂型以粉针剂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比例最高(95.36%);最常见的ADR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7.96%);引起ADR最多的单种药物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9.74%)。结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其ADR的监测,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败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产科2013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剖宫产手术患者,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选取剖宫产患者4 604例,发生败血症32例,发病率为0.7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OR=4.03)、有阴道试产(OR=15.86)、阴查次数≥3次(OR=6.77)、胎膜早破≥12 h(OR=3.47)、术中出血量≥1 000 mL(OR=4.66)、术后留置导尿管24 h(OR=2.83)、一周内有使用抗菌药物史(OR=3.20)共7个指标为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周≥34 W(OR=0.20)、血红蛋白≥100 g/L(OR=0.40)、清蛋白≥35 g/L(OR=0.28)和正常羊水量(OR=0.22)共4个指标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孕产妇围手术期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管理和对保护因素进行医学干预,以期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