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追踪及门诊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分析妊娠情况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对93例患者的术后生育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随访12~24个月,随访中位数20个月。(1)术后76例(81.72%)获得妊娠,累计妊娠次数83次,其中流产累计24人次,活产累计59例;59例活产中,47例(79.66%)剖宫产,12例(20.34%)顺产。与手术前比,手术后妊娠人次和活产人次增加,人均妊娠次数和流产人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二次探查后1个月妊娠13例(17.11%),2个月妊娠14例(18.42%),半年内共计妊娠46例(60.53%),术后1年共计妊娠61例(80.26%)。(3)妊娠患者的年龄、阴道纵隔、宫腔粘连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盆腔粘连、有流产史和输卵管通畅的患者妊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盆腔粘连(OR 8.802,95%CI 6.035~10.635)、流产史(OR 5.053,95%CI 3.256~12.369)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输卵管畅通(OR 0.051,95%CI 0.016~0.436)为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盆腔粘连、流产史、输卵管是否畅通是影响子宫纵隔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3.
脾梗死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男,45岁.主因上腹痛1 d余,左腰腹痛1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入院前1 d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隐痛伴胀满,无恶心、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于12 h前又出现左腰腹痛,伴大汗,呈持续性,无明显放散,变动体位时加剧,无腹泻、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及发热,无胸闷及胸骨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腔镜与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N1组)和剖腹手术组30例(N2组),采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60例患者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PT、APTT比术前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P〈0.05),但N1组和N2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均使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但尚不能得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比剖腹手术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Toll样受体-9(TLR-9)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宫颈鳞癌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TLR-9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微血管并计算MVD,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TLR-9表达诊断宫颈鳞癌的效能。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TLR-9受体的阳性表达率为83.3%(40/48),组织MVD和VEGF水平分别为36.8±7.25和(25.58±3.49)ng/mg,均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TLR-9受体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LR-9受体表达阳性者的MVD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组织TLR-9表达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效能较好,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0、82.7%和76.1%。结论 TLR-9高表达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并与宫颈鳞癌的微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CSD)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手术治疗的55例CS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①术后3个月B超检测憩室完全消失率为74.55%(41/55),术后6个月78.18%(43/55)的患者月经期缩短至10天以内。②子宫前位或中位的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经期≤10天)率(87.88%)高于子宫后位的患者(63.64%)(χ~2=4.548,P=0.033);愈合良好组的术前憩室深度(8.28±1.42 mm)小于愈合不良组患者的术前憩室深度(9.58±2.6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P=0.025);愈合良好组的残余肌层厚度(3.31±1.22 mm)大于愈合不良组(2.42±0.8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21)。③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子宫位置、术前憩室深度和残余肌层厚度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CSD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子宫后位、憩室深度及残余肌层厚度是手术修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大出血的临床紧急处理措施。方法将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且孕妇由于宫缩乏力引起大出血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患者出现大出血后例行常规止血抢救措施,无效后应用Bylnch缝合。结果 60例产妇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紧急救治后,只有1例患者子宫呈面袋状,持续不收缩,其余产妇均经过处理后好转。结论分娩期要加强对孕妇分娩的监护,若出现宫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对其先进行常规处理,若不能控制,采用子宫Bylnch缝合和介入治疗方法,止血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障碍导致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部分心肌坏死,同时伴有某种程度的心室功能障碍产生持续疼痛和组织坏死引起全身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笔者通过对96例患者的抢救和护理认为严谨、科学、周到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医护间的密切合作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时,科学的预防可以降低心梗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型腹腔镜和普通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不孕症需行输卵管修复整形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微型腹腔镜组30例(N1组)和普通腹腔镜组30例(N2组),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血清IL-6、IL-8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N2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N1组(P<0.01);两组术后24h及48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有下降(P<0.01),但N2较N1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比普通腹腔镜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vels of plasma cholesterol (Ch), triglyceride (TG)、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and ion transport enzyme activities in red cell membran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Methods Plasma Ch, TG, HDL-c, activites of Na~ -K~ -ATPase and Ca~(2 )-ATPase, Ca~(2 )-binding capacity of interior membrane surface, and membrane Ch, phospholipid(PL) were measured in 32 normotensive (NT) subjects and 55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HT).Results ①Mean artery pressure(MAP), plasma Ch、TG and membrane Ch levels, and membrane cholesterol/phospholipid(C/P) molar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NT group, respectively; ②The plasma HDL-c level, the activities of Na~ -K~ -ATPase and Ca~(2 )-ATPase, and the Ca~(2 )-binding capacity of the interior membrane surface in H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T group,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depressed activities of Na~ -K~ -ATPase and Ca~(2 )-ATPase, and Ca~(2 )-binding capacity of the interior surface in cell membranes are the major evidence of ion transport abnormalitie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e plasma TG and membrance C/P molar ratio-dependent changes in membrane microviscosity seem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odulation of particular ion transport path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