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阐明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基因组的序列特征。方法 采用GeneMark、GeneID和GeMoMa软件对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组装数据进行从头预测及同源预测,利用EVM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整合,以预测其基因组全部基因;将得到的基因序列分别在公共数据库及3个专有数据库(CAZyme、TCDB和PHI)中进行注释。结果 对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79.34 Mb)的Scaffolds和Contigs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共得到了6 333个基因;通过公共数据库中BLAST比对,发现97.85%的基因可以得到注释,其中NR数据库中注释的基因最多(98.69%),可以富集到KEGG途径的基因最少(50.50%)。通过KOG数据库分析功能基因,共发现4 517个功能基因。在3个专有数据库(CAZyme、TCDB和PHI)中比对,分别注释得到136、139个和1 498个基因,其中PHI数据库中注释基因数目最多(1 498)。此外,还通过细胞色素酶的专有数据库预测到了238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结构特征和注释信息,共得到了6 333个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猪带绦虫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免疫仔猪后诱导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将16头40d龄健康仔猪均分为4组: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组、重组Bb-TSO45W-4B疫苗组、重组Bb-TSOL18疫苗组和双歧杆菌液体培养基(MRS)对照组。各疫苗组均以1011 CFU灌胃免疫,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2次。在免疫后0、2、4、6、8周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分离血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采用ELISA法检测仔猪血清IgG、IgG1及IgG2a水平和PBMC培养上清液IL-2、IFN-γ、IL-4及IL-10水平;MTT比色法检测PBMC增殖水平;FCM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结果各疫苗组血清IgG、IgG1、IgG2a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4周、6周、4周达较高水平;PBMC增殖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6周达较高水平;CD4+和CD8+T细胞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8周和6周达较高水平;PBMC培养上清液IL-2、IFN-γ、IL-4、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6周、2~8周、4~6周和2~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周、6周、4周和8周达较高水平。各疫苗组上述指标与MRS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组与重组Bb-TSO45W-4B疫苗组和重组Bb-TSOL18疫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带绦虫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免疫仔猪可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且TSO45W-4BTSOL18融合抗原疫苗组优于TSO45W-4B或TSOL18单一抗原疫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结膜吸吮线虫分泌蛋白基因组数据进行注释分析,筛选出富亮氨酸结构域蛋白,分析预测该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对结膜吸吮线虫基因组进行结构分析和注释,在分泌蛋白组中筛选富亮氨酸结构域蛋白基因序列,利用ExPASY、DNAstar、MEGA 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抗原表位等,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结膜吸吮线虫分泌蛋白组中筛选出1条含有完整编码框的富亮氨酸结构域蛋白基因序列,其长度为2 439bp,编码81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204.001 24×103,为疏水性蛋白,含一个信号肽,无跨膜区,且含有较多抗原表位,与盘尾丝虫同源序列相似性为66%。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膜吸吮线虫富亮氨酸结构域蛋白含有抗原表位,故该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序列可作为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分子,也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RNA-seq分析斑蝥素酸镁对肝癌细胞转录组的影响,为阐明斑蝥素酸镁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提供分子信息,以期为临床上利用斑蝥素酸镁治疗肝癌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不同浓度(0、0.895、1.790、2.685μmol/L)的斑蝥素酸镁干预48 h后,利用MTT检测细胞抑制率;采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1.790μmol/L处理组和对照组(0μmol/L)进行RNA-seq分析;根据RNA-seq结果,利用qRT-PCR检测了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0.895、1.790、2.685μmol/L)的斑蝥素酸镁干预48 h后,与对照组(0μmol/L)比较,均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t=33.48、90.30、151.01,P0.01)。通过RNA-seq分析,斑蝥素酸镁干预后,共导致150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82个基因显著下调(P0.01),68个基因显著上调(P0.01),这些差异基因涉及Ribosome、Hippo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 signaling pathway、mTOR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及凋亡;通过qRT-PCR检测,1.790μmol/L斑蝥素酸镁能够显著降低PI3K、Akt及ERK1/2的转录水平,抑制细胞增殖。结论通过RNA-seq检测及分析,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在斑蝥素酸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宿主细胞生长、迁移和免疫应答等过程。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宿主可产生MIF参与同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寄生虫也会分泌虫源性MIF,共同参与调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寄生虫感染后MIF基因的表达调控、MIF在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以及MIF介导免疫反应的重要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仍不够理想。今后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以及数字素养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以期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宿主细胞生长、迁移和免疫应答等过程。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宿主可产生MIF参与同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寄生虫也会分泌虫源性MIF,共同参与调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寄生虫感染后MIF基因的表达调控、MIF在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以及MIF介导免疫反应的重要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7 (Toll-like receptor 7, TLR7)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细胞静息状态下主要定位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非免疫细胞的内质网上。病原体感染时,TLR7从内质网转移到效应细胞的内体膜上。TLR7可直接识别单链RNA或核酸类似物等配体,与特异性招募蛋白结合并激活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干扰素等调控因子,从而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参与抗感染免疫。本文就TLR7及其配体的结构与功能、 TLR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TLR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遵义医科大学对人体寄生虫学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通过备课、讲课、督学等措施狠抓教学质量;通过引入人文知识、科研训练、形成性评价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开展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规范教学档案、提升科研水平、热心服务社会,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员,在机体防御病原生物感染、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能够促进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清除病原体;M2型巨噬细胞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病原体生存、繁殖。本文综述巨噬细胞极化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