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浆肾素活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检测仪,测定RDW.根据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血浆肾素活性、baPWV、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DW 1~4四分位组立位肾素活性分别为0.6(0.3~1.6)、0.9(0.4~2.2)、1.4(0.3~2.7)、1.8(0.4~4.3)μg/(L·h);左侧baPWV分别为1476(1334~1682)、1498(1354~1703)、1568(1436~1754)、1612(1447~1834) cm/s,右侧baPWV分别为1514(1337~1694)、1504(1367~1727)、1576(1444~1802)、1612(1450~1843) cm/s;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2.6%、43.8%、48.5%、5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右侧)和baPWV(左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0.224和0.243,均P<0.01).颈动脉有斑块组RDW显著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24 h收缩压后,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立位肾素活性、右侧baPWV和左侧baPWV与RD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194、0.158和0.152(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及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高血压患者9439例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706例病因分类及构成比较,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3706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病因分类。结果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60.74%(5733例),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3706例)。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理因素性高血压例数最多(1175例,31.70%),其次例数较多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79例,21.0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28例,19.64%)、肾血管性高血压(702例,18.94%)。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青光眼患者年龄较大,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内分泌性继发性高血压的女性患者较多(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50.2±15.0)比(46.6±15.2)岁]较大、男性患者比例[54.6%(2024/3706)比64.5%(3695/5733)]较小(均P<0.05)。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结论2012-2016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比例居于首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比例也较高。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中也筛查出不少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药物干预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8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前期患者各40例,实验组采用药物干预方式对前期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对前期患者进行干预,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前期患者的临床结果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结果 3年后两种干预方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照组中前期糖尿病患者转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期患者餐后2 h血糖改善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依从性较弱,而药物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有显著效果,而且依从性较强,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一定浓度的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方法 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0 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但增加HepG2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加AMPK表达,降低 mTOR的表达,且和40 μm自噬抑制剂氯喹(CQ)联合使用时,CQ能够增强10 mmol/L浓度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联合自噬抑制剂CQ减弱浓度为10 mmol/L的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从而明显增强其抗HepG2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压水平、中心动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以RDW四分位数为截点,将患者分为4组[A1组(n=138), A2组(n=137), A3组(n=132), A4组(n=124)]。比较4组血压水平、中心动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4组间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白昼平均SBP,4组间夜间SBP,4组中心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全天SBP变异系数、白昼SBP变异系数和夜间SBP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4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DW与24小时平均SBP、白昼平均SBP、夜间平均SBP、全天SBP变异系数、白昼SBP变异系数、夜间SBP变异系数和中心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中心动脉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学生血尿酸(SUA)水平与儿茶酚胺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用R语言分层随机抽样法自参与血压调查的5 185名大学生中抽取285人,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非高尿酸血症组177例,高尿酸血症组108例),检测血儿茶酚胺、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SUA与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 女生高尿酸血症组血E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大学生人群高尿酸血症组SBP、DBP、BMI、SCr、SUA、TC、TG、LDL-C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HDL-C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均P<0.05)。在女生中,SUA与E呈正相关(P<0.05)。所有入组者SUA水平与SBP、DBP、BMI、SCr、TG、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SCr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大学生血浆E水平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关,女生中血E与SUA的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外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这类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方法的重要手段,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啮齿类动物模型相比,攀鼩目动物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能够更好地从整体水平模拟疾病的发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外利用树鼩初步建立了包括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结石及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并对其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概述了树鼩在人类代谢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了与本世纪初曾流行于欧洲的昏睡性脑炎(又称甲型脑炎)相区别,解放后我国卫生部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维成像系统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口腔正畸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医生对患者颅颌面部的软硬组织结构进行三维分析.三维结构数据的采集及分析提高了正畸诊疗的准确性,并且缩短了治疗时间,在正畸的个性化矫治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三维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应用三个方面对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临床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