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455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3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评估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生活质量量表(COH-QOL-OQ)总评分、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病耻感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30 min后、手术60 min后、手术结束时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OH-QOL-OQ总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OH-QOL-OQ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PSS、病耻感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PSS、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CF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阳性妇女感染HPV类型及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44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人, 包括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其高危型HPV均阳性且明确具体分型, 分析人群年龄、HPV感染类型与宫颈上皮病变的关系。结果不同HPV感染类型(单一或多重)病人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宫颈病变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HPV亚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病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阳性总人群和HPV单一感染人群中, 不同宫颈病变分级病人的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HPV多重感染人群中, 不同宫颈病变分级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和感染类型的HPV感染者宫颈上皮病变级别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40岁以下且存在HPV单一感染病人的宫颈上皮恶性病变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现状、影响因素及最近一次分娩或流产后避孕情况,探讨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政策和措施。方法:应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选取调查前60个月内即2012年7月以来有妊娠经历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率为31.3%,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未婚同居、非农就业、西部地区育龄妇女是重复人工流产的高风险人群,最近1次分娩或流产后使用避孕措施者仅占76.6%,其中59.2%采用短效避孕措施。结论: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率高,应重视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工作,关注重点人群,做好流产后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晖  方伟  周平  周美萍  蒋勇 《口腔医学》2019,39(10):912-915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前后牙槽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60例50~59岁慢性牙周炎患者口服维生素D_3 12个月,应用CBCT分别测量左上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近远中、颊舌侧4个位点的近远中侧牙槽间隔顶及颊舌侧牙槽嵴顶至根尖水平牙槽骨密度,评价口服维生素D_3后牙槽骨密度的差异有无统计学变化。结果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后第1次观测牙槽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变化,经过12个月后第2次观测牙槽骨密度差异较前有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研究表明短期口服维生素D_3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密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18]864号),宣布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于2018年10月上线运行,这极大地助推中国消毒产品市场信息化发展。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不仅为全国消毒产品责任单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北京医院2008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5岁及以上(年龄47~85岁)中老年AITL患者33例,中位年龄64岁,男性54.5%(18例)。收集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及生存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ORR);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26.0个月(8.5~43.5个月),1年总生存率66.7%(22例),3年总生存率45.5%(15例),5年总生存率24.2%(8例)。一线CHOP样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ORR为65.5%(19/2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0/3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Barthel评分≥90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贫血、淋巴瘤预后指数(IPI)评分4~5分、接受西达苯胺治疗是影响中老年AITL患者5年生存率的预后因素(χ2值分别为5.103、4.306、6.004、4.030、6.348、4.08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接受西达苯胺治疗是影响中老年AITL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OR=0.313、4.964,均P<0.05)。西达苯胺治疗组[12例(36.4%)]患者总生存时间优于无西达苯胺组[21例(63.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临床特征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初诊多为晚期,5年总生存率较低,60岁以上老年患者预后较差,西达苯胺可改善患者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接骨板内固定疗法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探讨接骨板与骨面不同间隙对髋臼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真实人体髋关节CT扫描数据,设计出适用于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的个性化接骨板,利用Mimics、Geomagic、Abaqus等软件构建接骨板内固定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选择成人缓慢行走时单脚承重的受力状态对模型加载,分析接骨板与骨面不同间隙(0 mm、0.25 mm、0.5 mm、0.75 mm)对髋臼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 随着接骨板与骨界面间隙的增大,接骨板与髋臼后壁碎片上所受最大应力随着间隙的增大而略微减小,但应力分布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结论 将本文有限元仿真结果结合临床骨治疗生物固定理念,可以发现个性化接骨板与骨界面间隙并不是越小越好,在允许范围内,应将接骨板与骨界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24周,根据RGT策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析比较其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87例初治选用足量Peg-IFN-α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时根据应答情况接受不同序贯单药或联合治疗,分别为a:有早期应答者继续Peg-IFN-α治疗至48周(n=20);而对于无早期应答者采用3种治疗方案,即b:继续单药Peg-IFN-α治疗至48周(n=17);c:Peg-IFN-α单药延长治疗至96周(n=25);d:在Peg-IFN-α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并延长治疗至96周(n=25)。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疗效及应答的预测因素。结果治疗结束时,a组较b组,d组较c组HBsAg、HBV DNA下降均有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194、0.041以及0.0008、0.0035)。96周治疗患者(无论单药还是联合)在治疗结束时达到HBsAg≤1000 IU/mL且HBeAg(-)的患者均较b组增加(P=0.0384);治疗结束时d组较c组HBeAg下降增加,对HBeAg消失及血清学转换有一定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治疗结束后d组较c组DNA转阴率、以及获得HBsAg下降≥2lg IU/mL且HBV DNA转阴的患者都明显增加(P分别为0.0228和0.0237)。结论对于无早期应答患者,延长干扰素疗程并同时加用核苷类药物可以提高HBsAg及HBV DNA载量下降的幅度。基线HBsAg≥1500IU/mL的患者,仍可选择联合核苷类药物并延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王晖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宁波市首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癌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王老师治疗的肺癌病例,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摸索处方规律及用药经验,提炼经验为临床诊治打下前期基础。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雄性SD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用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与甲钴胺对照,每4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及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大鼠血浆ET及铜试纸显色法检测大鼠血浆大鼠血清NO的含量。结果:治疗16周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及中药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浆中ET的含量均降低(P0.01),糖痹康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升高(P0.05),甲钴胺组及糖痹康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糖痹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对坐骨神经的形态具有保护作用及可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ET的水平和下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