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0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食管钡餐连续摄影用于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用德国产的数字化胃肠机检查并诊断了 6例早期食管癌病人。与常规食管双重对比造影类似 ,病人立位口服钡剂 ,同时进行连续摄影 ,速度为 2帧 s,持续约 10s。观察不同的时相 ,包括充盈相、黏膜相和双对比相。结果 :在 6例病人中可见食管功能的改变及黏膜皱襞的病变 ,用连续摄影诊断后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 4例病人有轻度扩张受限 ,2例病人有痉挛性收缩 ,1例有钡剂滞留。 6例病人中均可见增粗的或中断的黏膜。 5例病人可见小溃疡。结论 :食管钡餐连续摄影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用此法更可提供食管功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垂体高度的断层解剖及MRI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尸体断层标本和MRI对照测量垂体的高度,为垂体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利用35例成人尸体断层标本,在各个断面上测量垂体的高度;在103例成人冠状头颅MRI上测量垂体的高度,并按年龄和性别分为十二组。将断层标本和MRI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断层标本上测量垂体的平均高度为5.3±0.6(4.0-7.6)mm;MRI上的平均高度为5.4±1.3(4.0-8.3)mm。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垂体的平均高度为5.3±1.2(4.0-7.2)mm,女性垂体的平均高度为5.5±1.4(4.0-8.3)mm。女性垂体的平均高度大于男性。各年龄组比较显示,2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垂体高度逐渐下降。结论:在MRI诊断中,垂体高度女性≥9mm,男性≥8mm可考虑垂体异常。垂体高度女性大于男性;2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垂体高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造影剂到达腹主动脉的峰值大小与患者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造影剂到达腹主动脉的峰值大小与患者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患者以2.5ml/s注射欧乃派克(300mgI/ml)20ml,12s后采用testbolus技术在腹腔干水平同层动态扫描腹主动脉,用dynamic evaluation软件测得腹主动脉的峰值大小,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注射位点、达峰时间及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或化疗史对造影剂到达腹主动脉峰值大小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造影剂到达腹主动脉峰值大小,在男性平均比女性低;其随年龄、身高、体重、达峰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注射位点在手背静脉其值平均比在肘部静脉低;其不受心率、血压、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或化疗史的影响。参考公式:峰值大小(HU)=383.8400-身高(cm)×1.0909-体重(kg)×0.6760 注射位点×16.7878-达峰时间(s)×1.6882。结论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注射位点和达峰时间来适当调整患者CT血管成像时造影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DT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 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II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3D纤维束图。结果:在正常组双侧白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DTI 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各种原因所致肩关节制动的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将病例分为复合治疗组31例,治疗组37例。应用地塞米松10mg、2%得多卡因5ml、氯化钠5ml对复合治疗组肩关节腔注射,其中8例患者作以肩关节腔为中心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结果 复合治疗组显效率51.6%,有效率19.4%,分别优于治疗组的22.5%、24.3%,差异显著,P〈0.01。复合治疗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前屈、外展、后伸各个方  相似文献   
6.
小脑扁桃体位置与年龄相关性变化的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MRI对小脑扁桃体位置的测量,为枕大孔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在525例1~80岁正常人颅矢状MRI上,按不同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测量小脑扁桃体最下缘至枕大孔前后唇下缘连线基线的垂直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小脑扁桃体下缘至基线的平均距离为06±18mm-19±18~29±31mm,女性的平均距离为08±19mm-20±16~24±21m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邻年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间年龄组间40岁以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脑扁桃体的位置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30岁以后趋于恒定。结论:小脑扁桃体的位置有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诊断中,单纯距离测量是不恰当的,年龄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99Tcm-HL91显像、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联合应用诊断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显像、CT、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联合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疑为肺癌患者在1周内进行^99Tc^m-HL91 SPECT显像、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计算每种方法及三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最终经病理检查或细胞学诊断证实肺癌26例,经病理检查或治疗后影像学随访确诊肺部良性病变20例。^99Tc^m-HL91 SPECT显像、CT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7%、80%、78%,96%、60%、80%及50%、60%、54%。三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90%、96%,其综合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检查方法。结论^99Tc^m-HL91显像、CT、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联合应用在肺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栾云  唐立钧  王德杭   《放射学实践》2010,25(2):153-155
目的:比较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和超声心电图对左心功能的评估,探讨DSCT在定量评估左心功能方面的;住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31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源CT和超声心电图所测得的各组左心功能数据相关性高(r值=0.70~0.8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不但可以分析冠状动脉疾病.同时也可以定量评估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CT在髋臼骨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在髋臼骨折中的价值俞同福韦永中△王德杭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创伤,常规平片已能做出分型判断,但对于一些隐蔽性或复杂性的骨折,由于CT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1~3],因而逐渐为临床医师所重视。1材料和方法本组51例髋臼骨折,男37例,女1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肌肉损伤磁共振成像的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肌肉损伤后磁共振成像(MRI)的信号变化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4只灰兔建立肌肉损伤的动物模型,损伤后即刻、1、3、5、7、10、14、18、22、26、32、38、44天分别行MRI检查,损伤后即刻、1、3、5、7、14、21、35天分别处死1只兔子并进行光镜和电镜。结果MRI表现,肌肉损伤后即刻加权像(T1WI)表现为大片境界模糊稍高信号影响,7天信号强度达到高峰,但境界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