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盆腔巨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影像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腹盆腔RMS患者的CT?MR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有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CT平扫3例均见腹盆腔内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位;MRI检查示盆腔内巨大的团块状异常信号影,信号不均;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周边明显,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较多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影,延迟期斑片状持续性强化?镜下所见肿块由弥漫异型细胞构成,呈圆形或梭形,疏密不均,核深染,易见核分裂;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原调节蛋白(MYOD)?CD99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细胞角蛋白(AE1/AE3)均阴性?病理诊断:胚胎性RMS?结论:RM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间充质源性恶性肿瘤,腹盆腔少见,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要依据病理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0岁,因全身乏力、皮肤变黑3月入院。3月前出现全身乏力,伴全身皮肤色泽变深,有食纳减退,体重减轻十余斤,无嗜睡,无怕冷,无意识及活动障碍,无皮肤瘙痒、黄染,无腹痛、吐泻,有高血压病史3~4年,有糖尿病史1年。查体:全身皮肤色黑,颜面、颈部、上侧上臂、手背尤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肠系膜脂膜炎(MP)的CT表现及重要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MP的CT表现与诊断,其中5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5例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8例进行全腹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2例单纯全腹部平扫.结果 5例以肠系膜炎性渗出为主,表现为雾状肠系膜影.3例表现肠系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软组织密度的肿块影.2例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5—2010年误诊的39例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血管性头痛9例;误诊为高血压脑病6例;以眩晕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误诊为冠心病5例;误诊为梅尼埃病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以头痛、呕吐伴肢体瘫痪症状为主误诊为脑出血3例;以发热伴头痛、全身不适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2例;以腰背部酸痛症状为主误诊为腰大肌劳损2例。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应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疑诊患者应积极行头颅CT及腰穿等检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胃部CT检查的体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检查体位在胃部CT扫描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 30例正常成人在四种不同体位上的扫描 ,分别研究分析了各胃区显示状况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了体位改变对各胃区CT图像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检查体位的调节 ,有利于CT对胃壁及胃周器官的显示。胃底贲门区的最佳显示体位为仰卧头低足高位 ;胃体区的最佳显示体位为俯卧位 ;胃窦区的最佳显示体位为右侧卧位。分别与仰卧位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Ρ <0 .0 5 )。结论 仰卧位与各胃区的最佳显示体位结合 ,行双体位CT扫描 ,有助于提高胃部CT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家庭护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改革 ,加拿大许多健康护理项目都已应用于家庭 ,家庭护理的增加 ,对加拿大健康护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其家庭护理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黑斑息肉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结果6例小肠、结肠腔内均见多发大小不一的肿块影。1例伴胃腔内肿块。6例中有2例小肠套叠且1例小肠套叠为二处套叠。1例结结型结肠套叠。3例有肠梗阻表现。结论结合家族史及临床表现,CT是诊断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中防腐剂苯甲酸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翔翎  凌娅  潘青华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2):1502-1503
目的:测定丁香药材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溶液(500mL 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分别加入冰醋酸和异丙醇各11.6 mL)(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1nm 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结果:本法对丁香药材中苯甲酸钠检测重现性较好,苯甲酸钠在12.08~96.64μg·mL~(-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5%,相对标准偏差 RSD:1.2%(n=5)。结论:本法对控制中药材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立体定位支架在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股骨颈立体定位支架对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并根据其手术操作,手术效果与手术并发症等几方面与常规手术切开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定位法手术在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平均愈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手术切开内固定方法。结论:运用股骨颈立体定位支架进行定位法手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双体位CT扫描在进展期胃癌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双体位CT扫描在进展期胃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将85例进展期胃癌病例分成二组单体位组(即单纯行仰卧位CT扫描)30例,双体位组(即采用仰卧位与补充体位行CT扫描)55例。口服水作对比剂行CT检查,分别行术前CT分期与手术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双体位组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89.09%,单体位组仅为6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Ρ<0.05)。结论双体位CT在对检出病变、确定病变范围和判断肿瘤对毗邻器官的侵犯方面明显优于单体位组,因此双体位CT有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C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