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例1男性,20岁。反复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2h就诊。每次发作均为突发突止,持续1-2min可自行缓解,未诊治。体检:神志清,BP105/80mmHg,P200次/min左右。心律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A)示:各导联均未见窦性P波。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家族性电紊乱性心脏病高危患者,未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长期预后.方法 13例患者中11例长QT综合征(LQTS)、2例Brugada综合征,均有心脏性晕厥.男性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19)岁.6例(46%)因心跳骤停住院治疗.4例LQTS植入起搏器,平均随访(7±4)年.结果 11例(85%)患者仍然发作晕厥,1例心脏骤停首次入院,5例(39%)心脏骤停再入院,2例LQTS死亡,其中1例(0.8%)猝死.结论 LQTS和Brugada综合征患者一旦出现晕厥,以后会反复发作,如果没有条件接受ICD治疗,其他的药物治疗、医生的密切监控随访、指导患者避免触发因素和针对家属的心肺复苏训练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能否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后行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test of exercise ECG,TE-ECG),分为两组,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另一组不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其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得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12个变量出现统计学差异;多变量分析:冠心病可能值≥0.85(OR=1.61,95%CI=0.89-2.13,P=0.01)、支架数目≥2个(OR=1.85,95%CI=0.95-2.26,P=0.04)、总运动时间〈5min(OR=1.66,95%CI=0.91-2.21,P=0.001)、最大ST/HR斜率〉2.5(OR=3.16,95%CI=2.21-3.58,P=0.001)、康复训练(OR=0.58,95%CI=0.46-1.23,P=0.03)留在回归方程中。结论:应用TE-ECG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能减少冠脉支架术术后半年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及二者对诊断低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低钾血症患者的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心电图提示低血钾75例,诊断准确率为88.2%,血清钾测定显示低血钾54例,诊断准确率为63.5%,其中44例心电图检查与血清钾测定均提示低血钾,31例心电图提示低血钾但血清钾测定正常,10例心电图正常而血清钾低于正常值,两者不符41例.结论 低钾血症患者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钾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心电图较血清钾测定对诊断低钾血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二者不能互相取代,而应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同时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QT13 (LQT13)家系临床表现、心电学特点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入选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个LQT13家系,4代人,共有家族成员49例.家族调查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采集44例血样,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确定基因诊断.进一步采集基因诊断阳性的患者和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数字化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资料,比较两组心电参数的改变.结果 家系研究示7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基因诊断9例阳性,包括7例临床确诊病例和2例疑似病例,女6例,男3例.基因突变为KIR3.4基因Gly387Arg突变.校正QT间期(QTc):440~490 (454±22) ms.女性患者QT间期偏长,好发晕厥,悲伤易诱发晕厥,有时在夜间发作.QT间期450~460ms的患者没有或者只有1次晕厥发生.该家系患者的晕厥首发均在20岁以后,在20~50岁期间晕厥发作频繁,50岁以后几乎不再发作.2例植入起搏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QT13患者QT间期延长主要表现在Q波与T波波峰间期(QTp)的延长.T波波峰到T波终点之间的间期(TpTe)没有改变.T波形状的评分(MCS)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波起始部分的面积增加,T波幅度没有改变.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发现,LQT13患者低频成份和高频成份比值(LF/HF)比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 KIR3.4基因Gly387Arg突变引起LQT13.该LQT13家系女性患者多见,首发晕厥发生在成年以后,QT间期轻度延长,主要表现在T波起始部分的延长.临床结果相对良性,没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随访9年没有患者猝死.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心房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心房波变化特征,以了解心房波形态对判断房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价值。测量8例上腔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及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时心电图12导联的心房波时限、振幅及极性,并比较二种节律各导联房波的变化特点。结果:房性心律失常时各导联异位心房波的时限与窦律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其Ⅱ、Ⅲ、aVF导联心房波振幅明显高于窦律时;I导联P波由窦律时的明显正向变为低平,基本处于等电位线,aVL导联的P波由窦律下的低平变为负向,振幅仍很低;胸前导联心房波无明显变化。房性心律失常时Ⅱ导联心房激动振幅高于Ⅲ、aVF。结论:上腔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典型心电图特征为,Ⅱ、Ⅲ、aVF导联心房波直立高大,在I导联为正向低平波,aVL导联为负向低幅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危重儿远期神经发育残疾率仍居高不下。我院设有全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如何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后出现的缓慢心律失常能否作为对窦房结功能评价的依据。方法从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10例中筛选8例,应用Bruce或MOD—Bruce方案进行TET检查,以①运动中或运动停止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于J点后80ms测量)且持续1rain以上;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呈损伤缺血型抬高〉10.2mV为阳性标准,与冠状动脉照影(CAG)结果对照。结果’IET6例为阳性,CAG4例为单纯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狭窄,1例为双支病变,3例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包括2例TET阴性者),缓慢心律失常均发生在运动终止后2min左右,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交接性逸搏心律。结论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的病理基础有着密切关系,与个体的神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能否用来评价窦房结功能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2± 10岁。运动试验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或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 0 .1mV且持续 1分钟以上 ,或呈损伤缺血型抬高≥ 0 .2mV。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阳性 ,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 83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2 2例 ,其中运动试验阳性 13例 (真阳性 ) ,阴性 9例 (假阴性 )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6 1例 ,其中运动试验阴性 45例 (真阴性 ) ,阳性 16例 (假阳性 )。 2 ) 6 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中女性 18例 ,假阳性 4例 (2 2 .2 %) ;男性 43例 ,假阳性 12例 (2 7.9%)。总假阳性率为 2 6 .2 %。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 9例假阴性 ,假阴性率为 40 .9%。 3) 13例真阳性组病人 7例在ST段发生缺血型改变同时伴随胸痛症状 (5 3.8%) ,16例假阳性组仅 3例伴胸痛 (18.7%) ,P <0 .0 5。 9例假阴性组 4例出现胸痛 (44 .4%) ,高于真阴性组 8.9%(P <0 .0 5 )。 4)真阳性组病人运动量 (6 .6± 1.8METs)及运动时间 (2 85 .7± 1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危重儿远期神经发育残疾率仍居高不下。我院设有全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如何早期发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