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床可修正值与六维颅骨(6D Skull)靶区追踪总体精度的关系.方法:通过影像引导将治疗床移至所需修正位置进行6D Skull球方模型定位精度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修正值为0相比较及分析.结果:治疗床3个平移方向修正值为0、3、6、10 mm,靶区追踪总体精度分别为0.23、0.32、0.53、0.55 mm;治疗床3个旋转方向修正值为(0.3、0.3、1°)、(0.6、0.6、2.)、(1、1、3°),靶区追踪总体精度分别为0.12、0.99、0.78 mm;治疗床3个平移方向和3个旋转方向修正值为(3、3、3 mm,0.3、0.3、1°)、(6、6、6mm,0.6、0.6、2°)、(10、10、10 mm,1、1、3°),靶区追踪总体精度分别为0.08、0.8、1.4 mm.结论:射波刀6D Skull靶区追踪总体精度随着治疗床3个平移方向或(和)3个旋转方向修正值的增加而增大,日常治疗摆位时应尽可能地减小治疗床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降低胸部扫描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于我院作胸部CT检查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30 kV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80 kV和SAFIRE(Strength 3级)技术。分别测量两组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和同层背部肌肉的CT值及其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两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照组的CTDI为(6.71±1.06)mGy,DLP为(237.75±45.76) mGy·cm,ED为(3.33±0.64) mSv;低剂量组的CTDI为(2.08±0.28) mGy, DLP为(78.53±11.35) mGy·cm,ED为(1.10±0.16) mSv;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NR为(6.84±1.83),CNR为(2.25±1.05);低剂量组的SNR为(6.43±1.32),CNR为(1.99±1.4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医师间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4)。结论胸部低剂量CT结合SAFIRE技术,可在不影响诊断效果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与CT的图像融合对于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 28例颅内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0~86岁,中位年龄57岁。MRI和CT图像采用自动法进行融合,在CT和融合图像上分别勾画靶区,并比较靶区的区别。结果运用融合图像勾画靶区比单纯CT上勾画更为清晰和准确。三维空间总的融合误差仅为(0.55±0.14)mm,融合精度较高,CT图像上的靶区体积是(28.55±7.23)cm^3,融合图像上的靶区体积是(35.83±5.38)cm^3。结论 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射波刀治疗颅内肿瘤中勾画靶区,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并且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快livewire算法中局部代价权值的计算速度,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方法提出利用计算相关性同步计算相邻节点的梯度方向权值代价分量^,以及只计算最短路径搜索中已排序节点相对于邻域节点的权值代价两种方法改进局部代价算法。结果改进算法对于不同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代价权值的计算量,livewire算法的运行时间以及交互分割时间上,相比较其他两种算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结论改进代价计算方式的livewire算法,能够正确分割目标图像,在高图像分辨率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了交互分割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DynaCT功能在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注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程3个月~19年,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变椎间盘主要分布在腰椎第4~5节(L4~5)和腰椎第5节~骶椎第1节(L5~S1)。行DSA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治疗,利用DynaCT对椎间盘在穿刺前后和臭氧注射拔针后进行DynaCT成像。结果穿刺前后DynaCT提供的类CT图像可定位、监测穿刺,病例穿刺成功率为100%。臭氧注入完毕后DynaCT扫描可观察椎间盘内气体分布情况,还可见弥散到椎体前后或肌肉间隙内的气体,40例患者38例为有效或显效,只有2例气体分布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结论 DynaCT的使用保障了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的成功率和穿刺中的安全性,臭氧注入完毕后提供的图像为临床评估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SRT)领域的新技术,具有同步呼吸追踪、实时影像引导、无框架定位及高精确度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应用在全身肿瘤的治疗上。本文回顾性分析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03月—2010年08月,接受射波刀治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32例,年龄45~79岁,临床分期Ⅱ期12例,Ⅲ期20例;胰头癌19例,胰体尾癌13例。胰腺癌计划靶体积29~124 cm3,中位52 cm3,计划靶体积为肿瘤体积外放2~3 mm,分割3~6次,总剂量40~55 Gy,中位剂量45 Gy,72%等剂量面必须包括95%以上计划靶体积。32例患者全部采用肿瘤内植入金标的同步呼吸追踪技术(Synchrony),治疗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随访时间4~30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12例患者存活,CT复查结果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6例,进展(PR)2例,有效率(CR+PR)为74.2%,1年生存率为53.1%。无3级血液学毒性及4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结论:采用射波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介绍放射外科新设备-射波刀的系统结构以及技术特点.它有效的综合机器人系统和实时影像监控系统,应用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呼吸追踪技术,真正做到图像引导下实时治疗肿瘤.射波刀技术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License权限并行数量不足,导致医生在报告工作站无法从PACS服务器调阅影像信息的问题。方法在不扩增License权限数量的前提下,将负责图像调阅的Llicense权限服务从现有的PACS服务器转移到一台单独的服务器上,通过相应的参数配置和软件调试,再将此服务器与现有的医生报告工作站连接。结果解决了License权限并行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结论 License权限并行问题的解决使PACS/RIS的运行更加稳定,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复发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给予单药替莫唑胺100-200mg/m2,连续口服5d,28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个疗程治疗。替莫唑胺化疗后以头颅MRI判断疗效,并记录相关治疗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5个月。8例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PR率为21.05%;13例患者肿瘤稳定,SD率为34.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4个月;17例(44.7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个月;1年生存率23.68%(9/38)。替莫唑胺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和骨髓抑制等。结论口服替莫唑胺对恶性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PET-MR机房,确保其屏蔽得当,避免对其他机器产生射频干扰,保障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的身体健康。方法:根据省环保厅、全军检测中心和厂家的实际要求,合理选址,并充分考虑运输、承重、射线防护、射频屏蔽、磁屏蔽、通风、温湿度等要求,逐步实施。结果:机房承重满足PET-MR最大承重要求,射线防护达到本底辐射标准,射频屏蔽与磁屏蔽符合环保部门及厂家要求,接地电阻<2Ω,屏蔽房对地绝缘>1 000Ω,通风系统换气次数≥12次/h,机房温湿度控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结论:PET-MR机房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严把质量关、材料关,认真检查机房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才能将PET-MR机房建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