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首次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早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入院早期的急危重症患者营养选择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首次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且符合病例入排标准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并发RFS,分为RFS组和非RFS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数据指标,并构建RFS早期预测模型。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200例,分为RFS组134例,非RFS组66例,发病率为66.7%。单因素分析显示:NRS2002营养评分,APACHEⅡ评分,入院3 d是否诊断脓毒症,3 d内胰岛素应用病史,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等与RFS发生相关(P<0.05)。筛选患者入院初期即可获得的危险因素并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入院早期RFS预测模型Logit(P)=0.114X1+0.011X2-0.005X3,模型预测急危重症患者RFS发病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708~0.8132),灵敏度为81.34%,特异度为57.58%。模型拟合优度显示:χ2=3.808(P>0.05)。结论:在剔除了入院初始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患者后,其首次喂养获得了更高的RFS发病率,脏器功能的损害或抑制了电解质水平的下降。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是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即可获得的危险因素指标,基于此构建的RFS风险预测模型有着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可以有效评估急危重症患者RFS发病风险,为医师营养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4.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重症患者病情可迅速恶化,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急剧上升,甚至出现ARDS、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蛋白印迹技术验证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中性粒细胞中抗氧化蛋白6(PRDX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和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只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脓毒症6 h组(6 h组)和12 h组,每组6只。利用鲍曼不动杆菌腹腔注射制作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模型,提取N组、6 h组和12 h组大鼠的中性粒细胞总蛋白,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RDX6、SERPIN B1和TCTP的表达变化,并与前期双向凝胶电泳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6 h组和12 h组中性粒细胞中PRDX6表达量均明显低于N组(P<0.01),12 h组较6 h组下降更明显(P<0.01);6 h组和12 h组SERPIN B1的表达量均高于N组(P<0.01),6 h组和1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和12 h组TCTP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组(P<0.01),而6 h组和1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前期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组大鼠中性粒细胞中 PRDX6、SERPIN B1和TCTP表达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RDX6、SERPIN B1和TCTP可能会成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6.
重症医学是既与其它学科关系密切又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朝阳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加强重症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重症医学专科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的需要,是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重症医学兴趣的培养,加强重症医学科临床基地建设,注重临床技能的训练以及知识的更新,培养学生整体看待疾病和患者的观念,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要注重传授循证思维,使学生在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学习过程q-掌握学会循证专业评价的知识,达到寻找最佳性的循证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从实习阶段具备科研意识、创新精神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7.
关于重症医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医学是既与其它学科关系密切又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朝阳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加强重症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重症医学专科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的需要,是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重症医学兴趣的培养,加强重症医学科临床基地建设,注重临床技能的训练以及知识的更新,培养学生整体看待疾病和患者的观念,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要注重传授循证思维,使学生在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会循证专业评价的知识,达到寻找最佳性的循证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从实习阶段具备科研意识、创新精神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携带blaKPC-2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快速鉴定能力。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筛选携带blaKPC-2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MALDI-TOF MS鉴定菌株并收集携带blaKPC-2基因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的质谱图,各自选取其中70株菌株图谱,建立携带blaKPC-2基因型和CSKP的超级图库(Super-Spectra)。采用超级图库鉴定除建库以外的肺炎克雷伯菌,根据耐药表型和PCR结果,判断鉴定结果是否准确。结果 共收集295株肺炎克雷伯菌,经耐药表型筛选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143株和CSKP 152株。CRKP中鉴定出140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134株检出blaKPC-2基因,3株检出blaKPC-18基因,2株检出blaNDM-1基因,1株检出blaIMP基因),3株不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2株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根据建库要求,建立携带blaKPC-2基因型和CSKP的超级图库(Super-Spectra);设置error值<0.5,二者重合率达80%;对比图发现,4 154.4、8 310.7、10 880.8、3 579、10 079.3 m/z五个峰可作为区分携带blaKPC-2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和CSKP的特征峰。选取除建库以外的155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验证,准确率为92.90%(144/155);其中携带blaKPC-2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准确率为94.52%(69/73),CSKP准确率为91.46%(75/82)。结论 通过MALDI-TOF MS建立Super-Spectra,可快速预测blaKPC-2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CRKP感染的诊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血清中miR-155的表达和Th17细胞所占的比例,探究彼此之间关系。 方法 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脓毒症6 h组、12 h组和24 h组,每组8只。鲍曼不动杆菌混悬液腹腔注射制作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周血分离血清和淋巴细胞,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白介素17(IL-17)的表达量。分析比较脓毒症6 h组、12 h组、24 h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155的表达和Th17之间的关系。 结果 各时间段(6 h、12 h、24 h)脓毒症大鼠miR-155、IL-17和Th17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miR-155表达与Th17比例水平和IL-17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血清miR-155、IL-17和血液中Th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iR-155表达与Th17比例水平和IL-17表达均呈正相关,miR-155有可能会成为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120ml)行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存活35例,死亡8例,死亡率18.6%。结论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可靠,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