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14年江苏省一起疑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快速检测并分析其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病人标本中提取的DNA进行猪链球菌血清2型特异基因检测,运用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毒力基因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猪链球菌种特异基因(16srRNA)和血清2型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2J),5种毒力基因(mrp,sly,ef,gapdh,fbps)全部阳性,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为ST1型。结论该病例的病原菌为携带5种毒力基因的ST1型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该型别在江苏省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均携带毒力基因ctxA?ace?zot? toxR? tcpI?ompU?rtxC?tcpAEL?hlyAEL,且CTXB氨基酸序列为古典型;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100%耐药,且均为多重耐药株;除VC201014外,其余14株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度达100%?结论:2010年9月初至10月初,发生在江苏省徐州?淮安?宿迁?南京4个地市的O1群霍乱疫情可能是有关联的暴发流行,2010年8月底发生在连云港的O1群霍乱疫情是一起散发疫情,与上述四地的霍乱疫情可能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所有疫情的病原均为非典型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麻疹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17-2020年麻疹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江苏省共报告麻疹29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0/10万.在全部麻疹病例中,<8月龄、8月龄~<2岁、2~<7岁、7~<15岁、≥15岁病例分别占10.8%、28.7%、8.4%、2.7%、49.3%.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CV)0、1、2、≥3剂次和不详免疫史的病例数分别占31.1%、19.3%、8.8%、1.4%和38.2%,其中8月龄~<2岁、2~<7岁、≥15岁病例中未接种MCV的分别占36.6%、16.0%、17.9%.结论 2017-2020年江苏省麻疹发病持续下降,但尚未实现麻疹消除目标.需继续维持并提高适龄儿童和≥15岁人群MCV覆盖率,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从而实现麻疹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前后人群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部分疫苗接种人群为受试者,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实验检测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与免疫后3个月的血清抗体水平,计算抗体阳性率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与3个月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64%(9.58%~18.61%)、83.63%(78.15%~88.20%)、77.06%(71.09%~82.32%),GMT分别为9.36(8.30~10.56)、122.53(100.29~149.70)、96.07(77.85~118.54)。免疫前与免疫后1个月、3个月后相比,抗体阳性率与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个月与免疫后3个月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且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引起了广泛重视,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流行、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最有效方法[1],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甲型H1N1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初步评估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9年11月、12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随机选择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免疫人群),连续采集同一批人群(共281人)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标本(排除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者和接种前1个月内有流感样症状者);连续采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经RT-PCR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同一组病例发病2周内(107例)、发病后1个月(77例)及3个月(52例)的血清标本(排除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者),选择同时期自然人群作为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手足口病临床病例396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195例,分别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OR=1.999,95%C/:1.433~2.789)、家庭收入(OR=0.806,95%C/=0.692~0.938)、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719,95%C/=0.590-0.877)、最近1周外出就餐情况(OR=1.914,95%C/=1.019~3.596)、最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771,95%C/=2.137-6.654)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城乡(OR=2.417,95%C/=1.522-3.839)、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693,95%C/=0.517-0.929)、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942,95%C/=1.808~8.594)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最近1周患者接触史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降低感染机会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阳性、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残留麻痹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 - 2009年江苏省(AFP)病例1 548例,采集粪便标本1 540例,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540例中,检出PV60例,检出率3.90%,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男性多于女性;<1岁组阳性病例均高于1~2岁和≥3岁组;<1岁组、未服苗或服苗<3次、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60d的PV阳性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均较高;首次服苗并分离出混合型脊灰病毒的5例病例均残留麻痹;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总发生率为0.29/100万,首次服苗后为1.56/100万.结论 江苏省仍有一定数量的脊灰疫苗株阳性病例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发生;年龄、服苗史、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是残留麻痹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快速调查方法对重点人群流动规律及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强化免疫接种状况进行调查 ,从中发现江苏省流动人群以省内流动为主 ,其来源有地区性差别 ;人员流动是当前导致漏服的主要原因 ,漏服与流动儿童的来源、流动频繁程度及家长素质等因素有关。实践证明 ,快速调查是对儿童免疫状况进行督导和采取补救措施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0-2013年监测标本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情况,及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对2010-2013年监测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5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3年共采集各类标本6 335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39株,检出率为3.77%,各年份依次为4.61%,4.65%,3.9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标本中均有检出,以猪便中检出率最高(10.39%),其次为狗便(8.32%)。ail、ystA、ystB、yadA、virF 5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77%、0.74%、2.48%、0.52%、0.54%,且在猪便、狗便、人便来源菌株中均有检出,除ystB在狗便中检出率最高外,其余均在猪便中检出率最高。结论 2010-2013年江苏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流行趋势较为平稳,宿主来源广泛,其中猪是最重要宿主。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全球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疫苗接种是预防婴幼儿R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对RV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的免疫预防等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介绍了全球正在使用的3种RV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免疫程序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和其他国家的应用经验,结合中国免疫规划实施现状提出了RV疫苗的免疫预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