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新式剖宫产是指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该术式采用了Joel-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返折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其特点可归纳为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拆线时间短、手术效果好,切口愈合后疤痕纤细美观。我科自1998年2月开展此术式均达到上述效果。1 临床资料自1998年2~12月,我院有剖宫产指征,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共162例,年龄24~38岁,孕周37~45周。初产妇156例,经产妇6例。临床75例,择期87例,新生儿出生体重最小2500g,最大4950g,均采用硬膜外麻醉。2 术前准备21 …  相似文献   
2.
<正> 乙型肝炎病毒HBV-CTL是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之一。它是将人体中淋巴细胞自血液中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人工诱导HBV特异性T细胞,使之产生具有杀伤作用的CTL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并发症。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行Ⅰ期联合(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短缩内翻截骨+钢板内固定+石膏术)手术的5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测得最低核心体温,分为低体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其中低体温组29例,正常体温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寒战、术后发热、术后切口出血、呼吸道感染、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体温组患儿术中寒战发生率为55. 17%,术后发热发生率为68. 97%,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1. 38%,会阴部肿胀发生率为44. 83%,均高于正常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之间存在组别效应(F=76. 669,P <0. 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术中低体温组患儿一般在手术开始后30 min发生低体温;不同时间点测量的体温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 337,P <0. 001),但这种体温随着手术时间的改变现象因分组不同而不同(F=22. 645,P <0. 001)。低体温组患儿术后切口出血和术后腹胀发生率分别为13. 79%、17. 24%,均高于正常体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中低体温可增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中寒战、术后发热及术后呼吸道感染、术后会阴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订儿童创伤性疼痛链式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4月选择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小儿骨科113例四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创伤性疼痛链式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处理。比较两组入科48 h内及手术后48 h内的疼痛评分,家长对患儿疼痛控制的满意率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入科后48 h内及术后48 h内疼痛评分较低,患儿家长对患儿疼痛控制满意度提高,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明显缓解,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创伤性疼痛链式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儿围手术期疼痛,缓解家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家长对患儿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促进患儿舒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学习研究-行动(PDSA)模式在缩短骨科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择期手术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饮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PDSA模式制定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前不适表现、术前血糖水平、家长术前焦虑水平、术后胃液反流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基于PDSA制定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8.39±2.14)h和(4.39±0.96)h,对照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12.11±3.70)h和(10.97±2.01)h,观察组禁食禁饮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术前焦虑水平为[0(0,3)]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中重度口渴、饥饿、烦躁不适表现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DSA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措施有效缩短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前术后不适表现,减轻家长焦虑情绪,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方继红  武凤芹  徐杰 《安徽医药》2013,17(8):1448-144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骨科病房随机选取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治疗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实验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以及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的患儿,采用系统规范的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并发症。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行Ⅰ期联合(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短缩内翻截骨+钢板内固定+石膏术)手术的5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测得最低核心体温,分为低体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其中低体温组29例,正常体温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寒战、术后发热、术后切口出血、呼吸道感染、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低体温组患儿术中寒战发生率为55.17%,术后发热发生率为68.97%,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1.38%,会阴部肿胀发生率为44.83%,均高于正常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存在组别效应(F=76.669,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术中低体温组患儿一般在手术开始后30 min发生低体温;不同时间点测量的体温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337,P<0.001),但这种体温随着手术时间的改变现象因分组不同而不同(F=22.645,P<0.001)。低体温组患儿术后切口出血和术后腹胀发生率分别为13.79%、17.24%,均高于正常体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低体温可增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中寒战、术后发热及术后呼吸道感染、术后会阴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降低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患儿牵引带滑脱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制定查检表,对导致下肢皮牵引患儿牵引带滑脱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后两组患儿牵引带滑脱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患儿下肢牵引带滑脱率由52.98%降低为20.58%;下肢皮牵引患儿家长满意度由45.00%提高至改善后的80.95%.结论:集束化干预有效的降低了下肢皮牵引患儿牵引带的滑脱率,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