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管理及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70家医院,分别从每家医院抽取5份病历,根据相关文件设计检查评分表对病历进行评分以评估合理性,并探索病历合理性的影响因素。结果:70家医院实际抽查病历329份,其中二级医院83份,三级医院246份,病历总体评分均分为(13.3±1.9)分(15分)。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二级医院得分低于三级医院(P<0.001);中医医院低于综合医院(P=0.007)和专科医院(P=0.036),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无统计学差异(P=0.771);美罗培南病历的得分低于亚胺培南(P=0.003)。结论:各级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和中医医院仍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管理和使用培训,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临床药学质量控制(质控)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质量提高工具PDCA循环法,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临床药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比较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变化,评价临床药学质控工作效果。结果:通过形成临床药学三级质控体系与采用垂直+水平管理模式,制定10+X临床药学工作记录表单、质控检查计划,建立分享与个人申诉机制等举措,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逐渐改善,总达标率自90.5%增长至97.5%(r=0.71,P=0.03)。结论:我院临床药学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相关经验或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院口服固体药品外观标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使用的口服固体药品外观标识的现状进行调研,为减少用药差错、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住院药房中口服固体药品除去外包装,对每种药品外观标识(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标识等)进行描述分析,并测量片剂最大直径。结果:48种胶囊剂中有27种无表面标识;278种片剂以白色为主,占片剂总数的65.11%,无表面标识的药片占片剂总数的48.56%,形状以圆形为主,占片剂总数的75.54%,药片直径范围在4.0~21.0mm之间。结论:药品生产厂家应加强口服固体药品外观标识的可识别性,建议建立统一标准和药品编码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学观察期患者的中成药治疗提供循征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的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在治疗胃肠型感冒方面,1篇系统评价(SR)显示有效。金花清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方面,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有效。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方面,2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病毒性感冒方面,1篇SR显示有效。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2篇RCT显示有效,1篇临床研究显示有效;在治疗季节性流感方面,1篇临床观察显示有效;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方面,1篇SR显示有效。结论 4种中成药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观察期患者出现的发热、乏力伴胃肠不适等症状,安全性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老年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双向队列、注册登记临床监测方法,在全国83家二级以上医院纳入2014年1月—2015年5月连续处方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13 061例年龄≥60岁的住院、急诊老年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此外,对不良反应/事件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描述。对不良反应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痰热清注射液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06■(275例,包含严重不良事件19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2例),其中一般不良反应19例、新的不良反应12例。除1例严重过敏反应外,不良反应的程度均以轻中度为主,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75.00%(24例)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后0.5~24 h内出现。转归均为痊愈或好转。有药物过敏史、采用非规范的输注速度、合并使用抗菌药物、未使用糖或盐作为间隔液的同组输注患者,其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偶见老年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识别高危人群,并对给药方法进行规范,或能够保障痰热情注射液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真实世界中儿童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双向队列、注册登记式临床安全性监测方法,在全国59家二级以上医院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连续处方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6 188例年龄≤14岁住院、急诊留观患儿。主要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转归。对不良反应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儿童痰热清注射液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0‰(26例,包含严重不良事件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19例),其中一般不良反应17例、新的不良反应2例。所有不良反应的程度均为轻中度,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所有不良反应在用药24 h内出现,转归均为痊愈或好转。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儿童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高危人群进行分层,并进一步规范临床使用,可提高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赵欣  杨毅恒 《中国药房》2008,(36):2878-2880
目的: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使用。方法:随机抽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6年7月10日~2006年7月15日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中含丹参、甘草、大黄等成分的中药分别与西药进行配伍分析。结果:共审查24000张处方,其中有3213例患者有中西药配伍使用情况,共计6830张处方;有128例与含丹参成分中成药不合理配伍,118例与含甘草成分中药不合理配伍,16例与含大黄成分中药不合理配伍。结论:在处方中有中西药配伍时,应考虑二者理化性质及药性,做到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IC-EISD)法测定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ODS-C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因菝葜皂苷元为一甾体皂苷元,无紫外特征吸收,选择了通用型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菝葜皂苷元在0.12~4.0μg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结论:本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可用于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