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避免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8例。结果胆管损伤1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胆囊动脉后支撕脱出血1例。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并发症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及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做好LC的关键是预防其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其发生原因加以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政  阿地里 《新疆医学》2003,33(3):48-49
胫骨骨膜增生、疲劳性骨折多发生在青年,主要是由于运动过度,胫骨前区慢性劳损所致。因无明显外伤史,部分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其没能引起足够的认识,误诊及漏诊较多。我院从1998年~2001年期间,门诊体检并集中收治了50例胫骨局限性骨膜增生及疲劳骨折患者。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0例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平均19.5岁,入伍新兵34例(68%),警校学生12例(24%),高中生4  相似文献   
3.
王纯睿  袁喆  周泓羽  杨政 《西部医学》2019,31(4):535-53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483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WHONET5.6及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常见于伴多种易患因素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CREKp感染死亡率高,多合并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3年来ICU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程度上升,特别是CREKp菌株分离逐渐增加且呈泛耐药特点,仅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敏感。结论 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病率高且病情重,CREKp感染死亡风险高,应充分认识其严重性。治疗上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选择适当抗菌药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激素对于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可引起妊娠不良结局和母婴并发症。本文主要结合2019年中国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以及近几年相关研究结果对妊娠期甲亢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甲亢妇女在备孕期的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株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11年标准判断分离株的敏感性,用WHONET 5.5及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2年我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417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株1094,占26.2%,革兰氏阴性菌3082株,占73.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1.7%和71.7%。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磷霉素的耐药率要明显低于屎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例分别为65.1%和31.3%。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所检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敏感率极高,耐药率不超过2.2%。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6%、84.2%、59.6%、42.6%,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达40.5%。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不超过20.0%。结论我院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的检出率极高,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39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收集其临床资料。首先依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组,MAGE<3.9?mmol/L 99例(血糖波动正常组),MAGE≥3.9?mmol/L 240例(血糖波动异常组),分析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再依据uACR分组,uACR<30?mg/g 197例(uACR正常组),uACR≥30?mg/g 142例(uACR异常组),分析影响uACR的因素。结果 血糖波动正常组与血糖波动异常组比较,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OlR=1.040(95% CI:0.958,1.758)]、总胆固醇[OlR=1.332(95% CI:1.061,1.672)]是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uACR正常组与uACR异常组比较,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LR、MA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OlR=1.055(95% CI:1.014,1.096)]、NLR [OlR=2.186(95% CI:1.602,2.983)]、MAGE [OlR=1.438(95% CI:1.226,1.688)]是uACR的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进展,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总胆固醇可影响血糖波动;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强,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大可影响uAC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每组6只。利用东莨菪碱诱导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实验干预:阴性对照组不予处理;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分别给与相应滴眼液,3次/天,共持续28天。在干预第1、2、3、4周分别进行Schirmer I(SIT)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测。并于干预结束后光镜下观察结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各干预组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同时段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干预第1周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造模后结膜上皮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反应性增多、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增多。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干预4周后,结膜上皮形态排列结构趋于规则,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状,且效果优于传统的0.05%环孢素A滴眼液。  相似文献   
8.
9.
<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旁路血管远期通畅率低,静脉旁路10年通畅率只有50%。随着对CABG后心肌缺血机制认识的加深,CABG后再发心肌缺血的处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就CABG后再发心肌缺血的机制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血调经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政  陈鹤立 《海峡药学》2007,19(9):52-53
目的建立测定补血调经胶囊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4%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室温。结果槲皮素在0.003208~0.03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64.1846X-11.322(r=0.9994),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2.04%,n=5)。结论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补血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