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癫痫间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医学电子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的RCT文献,参照Cochrane癫痫间组制定的检索策略,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用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和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采用癫痫间总有效率、控制率、无效率、副作用退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共检索到7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包括849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次分析,所有治疗时间均超过6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卡西平组和添加组在癫痫间发作总有效率(OR=3.89,95%CI 2.82~5.63,P<0.000 01)和控制率(OR=2.85,95%CI 2.10~3.86,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XC单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两组患者均有严重副作用而退出,奥卡西平组患者因副作用退出率较添加组明显减少(OR=0.20,95%CI 0.06~0.64,P=0.007;两组患者均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但OXC单药治疗组比添加治疗不良反应要少(OR=0.41,95%CI0.27~0.64,P<0.000 1)。结论癫痫间患者单药应用奥卡西平在控制癫痫间发作方面比常规添加组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较高,且较添加组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两组均显示出较高比例的神经系统及全身不适的事件发生率,但奥卡西平单药治疗不良发应较低。可见癫痫间首次单药选用奥卡西平的疗效肯定,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构建稳定低表达BAG3的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的方法。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提取pEGFP-BAG3- shRNA质粒后采用ABI3130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后的质粒分别转染到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利用嘌呤霉素筛选转染的U87细胞,通过RT-PCR、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对转染后的U87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pEGFP-BAG3-shRNA质粒测序结果包含干 扰序列,筛选后的干扰组和对照组U87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85%和93%,RT-PCR结果显示shBAG3质粒干扰组BAG3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BAG3质粒干扰组BAG3 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能稳定低表达BAG3,可用于后续BAG3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在 前期建立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基础上,用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阻断耐药细胞株中 p38MAPK信号通路,替莫唑胺作用下检测耐药株的细胞活性变化,同时检测MDR1、TopoⅡ、BCL-2 等耐药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阻断通路后替莫唑胺作用下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未阻 断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后耐药细胞中BCL-2、MDR1的表达明 显升高,TopoⅡ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未阻断的耐药细胞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中p38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后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耐药 株中耐药相关基因BCL-2、TopoⅡ、MDR1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Ras激酶抑制因子KSR在MAPK信号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细胞膜上与RAF、MEK和ERK形成复合体,正性调节MAPK信号通路。KSR作为MAPK信号通路的支架蛋白正性调节Ras/MAP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的分化,调节细胞的能量代谢并在炎症中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KSR能够自磷酸化并直接活化MEK并进一步调节细胞的生物学过程,表现出催化活性。KSR显示出支架蛋白和活性激酶的双重作用,然而其在肿瘤形成等过程中确切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数据库及Pubmed中筛选相关的文献,参照Cochrane高血压脑出血组制定的检索策略,并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对其结果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采用术后基本痊愈、显效率、有效率、死亡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共检索到9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共1112例患者纳入本次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组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总有效率高于微创治疗组(OR=1.88,95%CI:1.46~2.41,P<0.01);两组患者均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组的死亡率较微创治疗组低(OR=0.62,95%CI:0.44~0.87,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能提高疗效,且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肿瘤是除白血病外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的肿瘤,具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其中胶质瘤为主要类型。按照发病年龄,胶质瘤可分为儿童胶质瘤和成人胶质瘤。两者在组织学表现相似,其分级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诸多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发生率.发病部位及发病的分子机制等。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发展,成人胶质瘤和儿童胶质瘤之间不同的遗传特征展现出来。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中的相关内容,对儿童与成人胶质瘤之间的区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s,BSGs)是指病灶起源于脑干(延髓、脑桥、中脑)且临床诊断为胶质瘤的疾病,并不包括起源于丘脑、小脑、颈髓而浸润脑干的胶质瘤~([1])。儿童BSGs指发病年龄小于16周岁的BSGs,发病率占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2])。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生长方式,BSGs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弥漫内生型、局灶型、背外生型以及颈延交界型。脑干弥漫内生型胶质瘤多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对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采用划痕损伤实验测定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迁移的影响。 结果 MTT法显示,大黄素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増殖,呈现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细胞周期主要停滞在G0/G1期;划痕损伤实验表明,人胃癌BGC-823细胞迁移受到明显的抑制。 结论 大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并可使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周期停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9.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ETD2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因子,在调节组蛋白甲基化、基因转录和维持基因稳定性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大规模高通量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SETD2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存在突变,其蛋白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SETD2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可能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是潜在的表观遗传学治疗靶点。然而SETD2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且与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以及术后的认知功能与麻醉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2例,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分为浅麻醉组(30<BIS<45)和深麻醉组(BIS≥45),每组5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HR)、麻醉深度指数(NTI)、平均动脉压(MAP)、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等指标,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画钟测验(CDT)和动物流畅性测验(AFT)评测两组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深麻醉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浅麻醉组(P<0.01)。两组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13.7%和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5)。与浅麻醉组患者相比较,深麻醉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h和术后24h时间点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麻醉深度的术后疼痛程度和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且均损及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各观察点的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来看,麻醉深度较浅的老年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更严重。提示在手术中维持深度麻醉可以降低患者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